泗州僧伽塔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佛道圣经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 轼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祠,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尘土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因与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政见不合乞补外,遂以太常博士直史馆通守杭州。十月中旬,离京赴任途经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洪东南,盱眙对岸,正当汴水入淮口处),重游占刹僧伽塔后写此诗。僧伽大师是来自西域的高僧,唐中宗尊为国师,传其能呼风唤雨,治人痼疾,景龙四年(710)卒于长安,归葬临淮,起塔供养(参见《太平广记》卷九六)。
        “我昔”以下6句,追述治平三年(1066)秋,苏轼兄弟护送父洵灵柩舟行还蜀,自汴入泗入淮,初过僧伽塔的情景,是全诗第一节。“逆风”句极言天气恶劣,风尘满面,行船艰苦。诗人听从“舟人”劝说,祈祷僧伽塔,居然显灵:只见“香火未收”,风向骤变,从此一帆风顺;小舟离开长桥,顷刻间已达龟山(其旧址在江苏盱眙),这时还未及早餐。这里借用了梅尧臣《龙女祠祈顺风》诗意:“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舟人请予往,出庙旗脚转。”“长芦江口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膳。”极言风转之速,舟行之快。此与护柩返川、归心似箭恰好合拍。
        “至人”以下六句,在追昔与抚今间横插一段颇富哲理的议论,是全诗第二节。《庄子·天下》:“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又《逍遥游》云:“至人无己。”那是道家修炼的极高精神境界,借指僧伽;“无心”却解脱妄念的真心,“无心自安”、“无心自乐”(见《宝镜录》卷四五),又是佛门修行的极高精神境界,借称僧伽。诗人认为,僧伽大师既是“无心”的“至人”,便不该厚此薄彼。当“我自怀私”乞求转变风向时,竟欣然有应;虽受此厚爱,终觉佛心已在偏袒“我”。“得顺风”者欣喜而 “去”,则逆风“来者”必然怨愤。这本是世人早已觉察却又说不清的哲理,诗人机智幽默地一语道破,发人深省。接下来“耕田”四句,据史绳祖《学斋佔毕》卷二《坡文之妙》云: “此乃隐括刘禹锡《何卜赋》中语,曰: ‘同涉于川,其时在风; 沿者之吉,泝者之凶。同蓺于野,其时在泽; 伊穜之利,乃穋之厄。’ 坡以一联14字而包尽刘禹锡四对32字之义,盖夺胎换骨之妙也。”世界充满矛盾,众人欲念各异,造物者若有求必应,势将一日千变,无所适从。诗人深入浅出说透此理,无异于宣告了求神拜佛的荒诞愚蠢,表现出冷静的理性批判精神。诚如苏辙《扬州五咏·僧伽塔》所说: “欲求世外无心地,一扫胸中累劫尘。”加强自身修养方是正路。纪昀谓此诗是“极力作摆脱语,纯涉理路而仍清空如话”。又云:“确是僧伽塔,不可移作别水神。” (见 《纪评苏诗》卷十八) 可谓大苏知音。
        “我今”以下四句转入第三节,特与 “我昔”六句对应,构思巧妙。“身世两悠悠”,自身与世俗总不谐,盖因得罪了新党。权开封府推官刚六个月就混不下去了,只好请调杭州;到那里又须推行“己所不欲”的新法,真乃尴尬之极。但诗人泰然处之:“去无所逐来无恋”,听凭自然;“得行固愿留不恶”,与世无争。萌发此种人生信念,显然是受到陶渊明 《归去来辞》的影响: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因而淡漠功名,回避党争,反朴归真,唯求 “至人无心”之境界。政治上倘能舍弃患得患失之意,便无须求神灵佑护,听天由命,处惊不乱,自可履险如夷。“神亦倦”三字用心良苦,分明是仕途上受排挤后求佛无益,却不肯直说,用“神亦倦”轻轻带过。或许是为报答“我昔”乞风受惠,不忍苛责于今神未显灵,送给神一句托辞吧!
        “退之” 二句跳跃式地将思绪拉回到僧伽塔本题。唐洛阳名僧澄观于泗州重建的僧伽塔,曾被韩愈写入《送僧澄观》诗: “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何等恢奇壮观;如今改容易貌,渐觉冷清了。最后两句,苏轼反用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步陵丹梯,并坐待君子”语意,又借得杜甫 《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意境,以俗士不畏尘的气魄,登塔远眺淮甸(临淮郊野)景色,但见云山环绕,幽雅宜人。纪昀评曰: “层层波澜,一齐卷尽,只就塔作结,简便之至。”诗人登高望远,开拓视野,饱览山川之美,越发心旷神怡,此情此景,正与去来无心、留行任便的豁达超脱相呼应,松思精巧,又为全诗注入高尚情趣,豪迈的心绪,恣肆的风格,使之成为苏诗代表作。
        范温《潜溪诗眼》云: “句法之学,自是一家功夫。昔尝问山谷: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山谷云: ‘不如 “千岩无人万壑静,十步回头五步坐。’”此专论句法,不论义理,盖七言诗四字三字作两节也。”山谷所引杜诗,杜甫 《忆昔行》原句作 “千崖无人万壑静,三步回头五步坐”。表现登陟艰苦及空山无人,很传神; 东坡这两句诗,极富理趣,不让老杜。专论句法,并无高下之别,山谷所说似为偏颇之论。这位苏门学士还在 《宫亭湖》中写道: “左手作圆右作方,世人机敏便可尔; 一风分送南北舟,斟酌神功宜有此。”直是作翻案文章,与东坡唱对台戏。惟以极个别的例外否定矛盾的普遍存在,恐有悖于常理,格调不够高。苏门四学士中另一位诗人张耒,用东坡 “耕田” 四句语意作《田家词》云: “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山边半夜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获。雨多潇潇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公供尔良独难。”(参见《优古堂诗话》) 意境颇近乃师,旨趣则有高下。后如李浩、方岳 《东西船》诗皆拾东坡牙慧,窃东坡句意,弄巧成拙,味同嚼蜡。但也说明苏轼 《泗州僧伽塔》诗在文学史上是有深远影响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