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赠达禅师
卢 挚
是日得至面壁庵达摩石影
古刹东风里,逢僧一解颜,
收经出深竹,披衲下空山,
未要天花堕,聊看石影闲,
何妨病居士,明日到田间。
诗人至少林寺面壁庵观看当年达摩禅师面壁时留下的石影,归来写下了这首五律。当时诗人于河南路总管任满后,“移家登封嵩山”,“归田崧下”。不久,开设“精舍闲馆”讲学,除诸生外,还有羽士、禅客之流“环立拱听”。讲学之余,写作诗文,曾寄给平章政事不忽木,此律诗就是其中的一篇。
达摩,全名为菩提达摩,印度名僧,北魏时曾修禅于嵩山少林寺。曾面壁于此,默坐静修九年。据说面壁庵即达摩面壁处,那里有达摩面壁留下的石影。诗人进寺观看达摩石影很有感触,写下此诗。
首联“古刹东风里,逢僧一解颜”两句,写诗人讲学之余,闲暇之时来到这历史悠久的少林寺。春天风和日丽,古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确实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光。进得寺来,适逢僧众满脸欢笑迎面走来。诗一开篇就点出了时间、地点,然后单刀直入、紧扣诗题,直书寺院僧人。从而给读者留下一连串的悬念: 众僧人为何 “解颜”而满意地欢笑呢?是春天气候宜人吗?从何处而来?又何处而去呢?颇有引人入胜的力量。
次联“收经出深竹,披衲下空山”两句,紧承上联写众僧人听罢高僧讲经,深为满意,收起经卷,三三两两,从讲经之处,幽深茂密的竹林中走出来,好像面带欢笑、边走边披衲衣,向空静的山头走去。诗人对所见之人、所见之景,只是以白描手法出之,然而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两句不仅回答了上边开篇两句可能造成的疑问,而且进一步写出了一连串的景物形象: 茂密幽深的竹林,空静、肃穆的山头,“收经” 的动作,“披衲”的细节,所有这些寺院的景物,僧人的举手投足的动作,无不形象清晰,一一呈现眼前。
五、六两句 “未要天花堕,聊看石影闲”,“天花堕”,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坠落 (见《五灯会记》卷一 “东土祖师”)。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说自己今天登上宝寺,不是要看众僧讲经使天花纷落的情景,而是姑且看看当年达摩祖师面壁之处及他悠闲自得的石影。
最后一联“何妨病居士,明日到田间”两句,似与上文无关,很是突兀,然联系诗人《寄康军国书》便可知道。诗人隐居嵩山脚下,聚众讲学,他说 “有不得不然者”,乃“起居之时而适也,须用之简而给也,息物役也,种学殖也……”原来诗人隐居讲学,绝不是情愿脱离仕途,只不过是因无人荐举而暂时如此而已,所以最后两句,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在家修道的归隐山林的居士,如今身困于此,即使今日闲暇观看当年达摩禅师面壁石影,也未忘怀于 “田间”耕种之事。可见他给康军国(即平章政事不忽木)的书信,寄去诗文、叙己困状,恐怕含有希望被荐举于朝廷之意。不久,他因吴全节法师之力,被元成宗召拜为集贤学士。
这首五言律诗,前6句写景写物自然流畅,所见所闻随手写出,不见雕饰之痕。尽力铺写,又为最后两句转折奠定基础。虽闲暇观石影,但诗人并未沉醉于 “石影”及达摩禅师面壁的情景中,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回到他归隐的田园,转得急骤,几乎令人有些不解,但有力地反映他对仕途要求急切,突出了观达摩禅师面壁石影后唯一的出世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