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即事
袁宗道
晨风吹澹澹,檐日报新晴。
尽启花开户,全收雨后清。
沉烟留棐几,竹色上揪枰。
自识斜川意,虚名总不争。
明代万历年间,随着新兴的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壮大,在思想和文艺方面,必然要反映出市民阶层争取平等权利、发展自由经济的迫切愿望与要求。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公安派”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他们在创作上所提出的响亮口号是 “独抒性情,不拘格套”。这就是要求文学充分表现作者的个性,反对以模拟剽窃为能事的前后七子及其作品。他们认为 “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好诗好文,都是 “任性而发”,“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他们强调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充满才华横溢的“韵”(指韵味)和沁人心脾的“趣”。三袁的文学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冲击封建礼教束缚的进步作用。从《初晴即事》这首五言律诗中,即可窥见他们主张抒写真性情理论于一斑。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俨然是一位不尚虚名、寄情山水的隐逸高士,他对人生、对造化静观谛视,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和自然融会无间。诗中的前六句均为写景,晨起时屋前斜风细雨,一派迷濛景象,转眼天气放晴,阳光穿透云层照到屋檐之上。首联二句写出天气的变化,“吹”、“报”两个动词用得十分轻巧,起到化静为动,直扣题面的作用。颔联二句是讲雨过天晴,打开所有的窗户,鲜花盛开,空气清新,香味扑鼻,多么赏心悦目!作者写景的手法是由远及近,由室外进入室内,所以颈联抒写室内香榧木制成的茶几上缭绕着焚香产生的烟雾。沉烟,指烟气浓重,聚积不散。紧接着写窗外日光透过青青的竹叶形成斑驳的竹影投射到楸木棋盘之上。此二句已不是单纯写景,而是情随景变,融情入景。作者竭力创造出一个诱人的清幽境界,在这里晨风,檐日,雨后鲜花,沉烟竹色,焚香对弈,景色和人物一一绘入画图之中。其间的美妙、和谐、安宁、静谧,似乎谁也不能搅扰它。这种环境对于厌恶凡尘浊世的诗人来说正是一个最为理想的安息处所。作者这里抒发的是一种与世无争,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真性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语破的,细心的读者不难吟味品察个中情趣。经过上面六句,诗中意境已经创造成功,尾联二句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卒章显志,自明心迹。斜川意,陶渊明的心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令官职,归园田居,作者赞赏他不争虚名、不恋官位的人生态度。斜川,地名,在今江西省都昌县附近,距陶渊明故乡浔阳柴桑不远。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陶写有《游斜川》并序。结尾两句是说自己理解陶渊明辞官退隐的用意,他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对于虚幻的名利又何必苦苦去追求它呢?
袁宗道在文学上的成就虽然不及其弟宏道,但他的诗文也颇具个性特色。宗道为人不喜应酬,耽嗜山水,而且他同时还善画山水人物,所以他的作品画面感很强,做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即以此诗为例,取其意境,敷以色彩,便是一幅绝好的雨后初晴图。文字上也很清新秀逸,具有相当高的描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