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汁的颜色
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乳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声邪?”答言:“不也!”复问:“贝为何似邪?”答言:“如稻米味。”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味邪?稻米味者,复何所似?”答曰:“如雪。”盲人复言:“彼米味者,冷如雪邪?雪复何似?”答言: “犹如白鹤。”——是生盲人虽闻如是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
选自《元阳妙经》的《奶汁的颜色》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生来就盲的人不知道奶汁的颜色,就问看得见的人:“乳色何似?”他听到的回答是:“乳色白如贝、贝如稻米味、稻米味如雪、雪如白鹤。这个生来就盲的人,虽然听了这些譬喻,终究没能知道奶汁的真正颜色。
究其原因,很简单,“不识乳色”者是个生来就盲的人。一个人认识事物,识别事物,靠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对于无形、无味、无声的液体,无法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认识它、去识别它,只有用视觉去认识它,去识别它。生来就失去了正常人的视觉功能的盲人,从来就没有看见过颜色,凡是事物的颜色他都不知道,何况奶汁的颜色了。
这个不识乳色生来就盲的人,企图借助自己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作媒介,去认识自己不认识的事物。发出“乳色何似”的问话,就是想从 “乳色” 的喻体来知道奶汁的颜色。盲人问 “何似?”回答说 “白如贝”。问得清楚,答得明白。虽然把奶汁的颜色用“白如贝”这个带喻词的喻体说清了,是“白”的。但对于这位生来就盲的人来说,对贝的颜色和对奶汁的颜色一样是不知道的。这样的回答等于没回答。故又问:“贝为何似邪?”回答说: “如稻米味。”这显然和问的内容的概念不同了,问的是 “贝” 的颜色,答者是把贝肉作为本体,把 “稻米味”作为喻体。可是盲人仍把“稻米味”理解为颜色,因为他吃稻米饭时,从触觉感受到稻米饭是柔软的,所以他认为 “乳色柔软,色如稻米味”。他吃稻米饭时从味觉感受到稻米的味道,所以他认为乳色如稻米味。那么,“稻米味”的颜色是什么样呢?他又问:“稻米味者,复何所似?” 回答是: “如雪。”盲人明白了,原来“彼米味者,冷如雪邪?”因为他用触觉感受过雪的寒冷。但是“雪复何似?”回答是“犹如白鹤。”盲人问的是 “乳色何似”,“乳色是本体,“何似”顺陈之后是 “似何”,也就是像什么?盲人要求回答的是喻体。把他听到的本体和喻体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就成了这样的形式:乳色白如贝—— 贝如稻米味—— 稻米味如雪—— 雪犹如白鹤。这位生来就盲的人,听了这些回答,在大脑里形成了奶汁颜色的概念。如果问他 “乳色何似?”他会脱口而出: 奶汁的颜色白如贝、如稻米味、如雪、如白鹤。盲人原想知道奶汁的颜色,才去问别人,可是听了这些譬喻性回答,不但没能知道奶汁的真正颜色,还误解了奶汁的颜色,酿成了笑话。那么这则寓言故事的创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企图是什么呢?故事的主人公是 “不识乳色” 的 “生盲人”。这个生来就失去正常人的视觉功能,不能认识与识别无形、无味、无声的颜色,这是宿缘,是前生恶业注定了的。他应当认命,不要去想知道奶汁的颜色。可是他不认命,要与命运抗争,去认识命运注定他今生今世不能认识的事物。但是他没能抗拒了命运,最终还是没能知道奶汁的真正颜色。另一失败因缘是明知自己失去了视觉功能,不能去认识与识别事物的颜色,却偏要去问,这表明了 “无明”即愚昧无知。故事告诫人们,要认命,不要与命运去抗争。这是在宣扬宿命论,也是在宣扬因果报应的佛理。“不识乳色”者,是因前世的恶业,在今世受到生来就失去正常应有的视觉功能的报应。让人们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轮回报应。佛理,劝人们去行善。不修今世,修来世。
佛教寓言的创作主旨在于弘扬佛理,启悟众生,但其中不乏唯心主义说教。在扬弃这些糟粕,还其以本来面目之后,人们不难从中汲获一定的哲理。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受此启发,写有一篇 《日喻》,文章通过 “盲人识日”和 “北人学没” 的生动比喻,阐发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这种强调实践的精神无疑是进步的。由于文章巧譬善导、妙喻连篇,深入浅出而发人深省,受到后世的广泛征引。从中也不难看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选自《元阳妙经》的《奶汁的颜色》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生来就盲的人不知道奶汁的颜色,就问看得见的人:“乳色何似?”他听到的回答是:“乳色白如贝、贝如稻米味、稻米味如雪、雪如白鹤。这个生来就盲的人,虽然听了这些譬喻,终究没能知道奶汁的真正颜色。
究其原因,很简单,“不识乳色”者是个生来就盲的人。一个人认识事物,识别事物,靠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对于无形、无味、无声的液体,无法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认识它、去识别它,只有用视觉去认识它,去识别它。生来就失去了正常人的视觉功能的盲人,从来就没有看见过颜色,凡是事物的颜色他都不知道,何况奶汁的颜色了。
这个不识乳色生来就盲的人,企图借助自己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作媒介,去认识自己不认识的事物。发出“乳色何似”的问话,就是想从 “乳色” 的喻体来知道奶汁的颜色。盲人问 “何似?”回答说 “白如贝”。问得清楚,答得明白。虽然把奶汁的颜色用“白如贝”这个带喻词的喻体说清了,是“白”的。但对于这位生来就盲的人来说,对贝的颜色和对奶汁的颜色一样是不知道的。这样的回答等于没回答。故又问:“贝为何似邪?”回答说: “如稻米味。”这显然和问的内容的概念不同了,问的是 “贝” 的颜色,答者是把贝肉作为本体,把 “稻米味”作为喻体。可是盲人仍把“稻米味”理解为颜色,因为他吃稻米饭时,从触觉感受到稻米饭是柔软的,所以他认为 “乳色柔软,色如稻米味”。他吃稻米饭时从味觉感受到稻米的味道,所以他认为乳色如稻米味。那么,“稻米味”的颜色是什么样呢?他又问:“稻米味者,复何所似?” 回答是: “如雪。”盲人明白了,原来“彼米味者,冷如雪邪?”因为他用触觉感受过雪的寒冷。但是“雪复何似?”回答是“犹如白鹤。”盲人问的是 “乳色何似”,“乳色是本体,“何似”顺陈之后是 “似何”,也就是像什么?盲人要求回答的是喻体。把他听到的本体和喻体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就成了这样的形式:乳色白如贝—— 贝如稻米味—— 稻米味如雪—— 雪犹如白鹤。这位生来就盲的人,听了这些回答,在大脑里形成了奶汁颜色的概念。如果问他 “乳色何似?”他会脱口而出: 奶汁的颜色白如贝、如稻米味、如雪、如白鹤。盲人原想知道奶汁的颜色,才去问别人,可是听了这些譬喻性回答,不但没能知道奶汁的真正颜色,还误解了奶汁的颜色,酿成了笑话。那么这则寓言故事的创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企图是什么呢?故事的主人公是 “不识乳色” 的 “生盲人”。这个生来就失去正常人的视觉功能,不能认识与识别无形、无味、无声的颜色,这是宿缘,是前生恶业注定了的。他应当认命,不要去想知道奶汁的颜色。可是他不认命,要与命运抗争,去认识命运注定他今生今世不能认识的事物。但是他没能抗拒了命运,最终还是没能知道奶汁的真正颜色。另一失败因缘是明知自己失去了视觉功能,不能去认识与识别事物的颜色,却偏要去问,这表明了 “无明”即愚昧无知。故事告诫人们,要认命,不要与命运去抗争。这是在宣扬宿命论,也是在宣扬因果报应的佛理。“不识乳色”者,是因前世的恶业,在今世受到生来就失去正常应有的视觉功能的报应。让人们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轮回报应。佛理,劝人们去行善。不修今世,修来世。
佛教寓言的创作主旨在于弘扬佛理,启悟众生,但其中不乏唯心主义说教。在扬弃这些糟粕,还其以本来面目之后,人们不难从中汲获一定的哲理。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受此启发,写有一篇 《日喻》,文章通过 “盲人识日”和 “北人学没” 的生动比喻,阐发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这种强调实践的精神无疑是进步的。由于文章巧譬善导、妙喻连篇,深入浅出而发人深省,受到后世的广泛征引。从中也不难看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