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

2022-09-21 可可诗词网-后现代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和费利克斯·加塔利(FélixGuattari)著,法国Minuit出版社,1991年出版,收入“评论丛书”。
        本书是德勒兹和加塔利关于哲学元性质的总结性著作,回答了“什么是哲学?”这一根本问题。他们在本书中更加明确了其哲学目的和哲学信念。本书包括前言:问题的由来;第一部分:哲学;第二部分:哲学、逻辑学与艺术;结论:从混沌到思想。第一部分讨论了概念,内在图式,概念的创造者,地缘哲学;第二部分分析了功能要素和概念,观察和概念,知觉、情感和概念。哲学不是沉思(客观唯心论),又不是反省(主观唯心论),更不是交际(主体间唯心论)。它是创造概念的实践或学科(哲学家是概念创造者)。它怎么与自己的对手相区别?这些对手(比如今天的销售学)力图给哲学提供一些概念。销售学是非哲学。本书通过关于对手的分析建立起了哲学与非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应该揭示什么是概念的创造性,什么是概念的纯内在、内在图式与创造者。内在图式是本书的核心概念,是前哲学的;它将哲学与非哲学联系起来,构成了哲学思想的图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哲学与科学、逻辑学是不同的。科学与逻辑学的建立者是观察家。艺术将美表现在创造物或作品中。哲学不具有跨学科性,而是自成体系,与科学和艺术产生共鸣。本书试图使哲学摆脱逻辑学和科学。哲学思想源于混沌状态。
        作者在本书前言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哲学是什么?”是个古老的问题,但因我们一直在追问而又使之常新。过去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似乎万事大吉,其实并不令人满意。我们终生从事的哲学究竟为何物?这还是一个问题。古老的哲学具有极端的自由和绝对的必然。人们在自由和必然之间作出了巨大牺牲。一切哲学思想都必须克服老生常谈,冲破旧思维的局限性。本书提出,哲学是形成、发明和产生概念的艺术,但不是简单的艺术,而是创造概念的学科或活动。哲学家是概念的形成者、发明者和生产者,是概念的朋友,古希腊的概念朋友是“爱智”的证人。哲学家与概念之间存在着友谊关系,这种“友谊”应当引起重视。哲学是古希腊的产物,与城邦文明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
        创造常新的概念,是哲学家的任务和目的。创造往往适用于感性与艺术,艺术越表现“精神实体”(心或思),哲学概念越具有艺术特征。创造概念先于反思概念。哲学家不创造概念又能干什么呢?哲学不是沉思,不是反省,也不是交际。沉思、反省和交际不是学科,而是建立一切学科的共相手段。沉思与反省左右着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哲学还必须接受交际共相。交际共相为交易与传播媒介(主体间性)提供了想像控制规则。构造论要求一切创造都是图式构造,图式为构造论提供了独立性存在。哲学遇到了许多新对手。首先是人文科学,特别是社会学,它们试图取代哲学。其次是认识论、语言学、精神分析与逻辑学。最后是信息论、销售学、设计、广告及一切交际学。这一切学科都与哲学争夺“概念”。
        本书第一部分“哲学”首先提出了“什么是概念?”这一问题。概念就是一个绝对的点、振动中心、差异的纽结,它构成其环境和内在图式关系。哲学家就是创造概念、画出图式的人。这表明概念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即一切概念都有一些“构成部分”。它具有繁多性。只有一个构成部分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初始概念,也有几个构成部分。一切概念都起码是二元的或三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所有概念都有一个变化多端的外形,由其构成部分的数目确定。概念是一切,即“全”,因为它总计其构成部分。这个“全”不是完全的,而是零碎的。一个概念具有三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可能世界、存在面貌、现实语言或言语。如笛卡儿的“我”有如下三个构成部分:怀疑、思想和存在,即我怀疑,我思(想),我(存)在。我是思想之物。所有概念都有历史和生成。从构成部分、问题和图式的变化上看,概念的历史是蜿蜒曲折的;就位于同一图式之上的其他概念来说,其生成发生于现在。概念与概念之间互相交迭,互相连接,互相交叉。本书建立了历史与生成、时间发展与地层学时间之间的联系。每个概念被看做自己的构成部分的迭合、聚集之点。概念点一直不断地经过它的构成部分,每一构成部分都是一条密集的线。虽然概念体现在物质中,但它是非物质的。概念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概念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它的产生和自置、理想性和现实性。构成主义兼备相对与绝对。概念不是推论的,哲学不是推论式构成(因为它不连接命题)。概念是边缘、外形、一系列将来事件。所有的概念理所当然都属于哲学,且非它莫属,因为是哲学创造并不断地创造它们。概念是认识,自我认识则是纯事件。
        接着,作者研究了“内在图式”。概念与图式密切相关,但不可混同。如果哲学随着概念创造开始,那么,内在图式应该被看做前哲学。前哲学并不意味着先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于哲学内部的某种东西。非哲学比哲学本身更居于中心地位,它意味着哲学不满足于只以哲学方式或概念方式被理解,而要求助于非哲学家。哲学既是概念创造又是图式建立。概念是哲学的开端,而图式是哲学的建立。哲学的目的是获得一种稳定性,而不失却无限性,思想正是陷入了这种无限性之中。哲学家使智慧发生巨大改变,使之服务于纯内在,以地质学取代家谱学。内在图式从混沌获得了一些规定性,是呈层状的。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在勾画新的内在图式,显示新的存在内容,建立新的思想图景。哲学是生成,而非历史;它是各种内在图式的共存,而非体系的继续。内在图式既应该被思考,又不能被思考。
        概念人就是概念的创造者。他很少出现,却总是在那儿。当他出现时,有一个专名,如苏格拉底就是柏拉图主义的主要概念人。许多哲学家都写了一些对话,但混淆了对话人与概念人。对话人陈述概念,概念人则引起描述作者内在图式的运动。概念人是哲学家的同义语,是哲学家之名。概念人是哲学的生成者或主体。概念人与审美人的差别首先表现为:前者是概念的统治者,后者是情感和感知物的统治者;前者在内在图式上进行操作,后者在构成图式上进行操作。思想、小说、绘画、雕塑和音乐的审美人产生情感与感觉。艺术和哲学重新切割混沌,对接混沌。艺术思考并不比哲学思考逊色,但它通过情感和感知物进行思考。概念人和审美人都不可约为心理—社会的人。概念的创造者是思者。概念人与内在图式互为前提。概念不是从图式演绎出来的,需要概念人在图式上创造它们。图式数不胜数,每个概念人在同一图式或另一图式上都有数条线。图式、人物和概念的符号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哲学总是接连地发生作用。哲学呈现出三大要素,即前哲学图式、亲哲学人物和哲学概念。哲学勾画前哲学图式,这是一种内在;哲学发明亲哲学人物,使其生存,这是一种坚持;哲学创造哲学概念,这是一种坚实。勾画、发明和创造为哲学功能的三面一体,相应地,前哲学图式、亲哲学人物和哲学概念是哲学结果的三面一体。哲学思想的本质就是具有感觉线、关系线、活力线、合法线和存在线,因此,哲学与哲学家获得了生机并具体化了。“概念人”是本书最具魅力的创意。
        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创造概念。这表明,本书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如何从事哲学事业。因此,本书是教育学工具,这种哲学教育学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本书又是一部简明哲学史。这种历史也是地理学。作者杜撰的“地缘哲学”一词特有新意,其内容与通史(如领土、城邦、种族、国家、民族的历史)相交错。主体和客体提供了一种不利的思想近似性。哲学有自身的领地或地域。我们不禁要追问希腊在何种意义上为哲学家的领地或哲学的大地。国家与城邦常常被确定为领土,同时用领土原则代替标界原则。思想产生于领土和大地的关系中。思想与大地、领土相关。但大地不断引起非领土化运动,它既是非领土化的,又是被非领土化的。可见,哲学与地缘(地理)有不解之缘。哲学是一种地缘哲学,如同历史学是一种地缘历史学。如果哲学出现于古希腊,那么这是偶然的、有环境的、生成的、地理的、恩赐的。古代哲学的接合与希腊城邦相联系,近代哲学的接合与资本主义相联系。这两种接合不是意识形态,不满足于无限地推进历史的和社会的规定性。哲学在概念之上重新领土化。“概念”在古希腊时代还不存在,但存在于我们这个时代;希腊人拥有“图式”,而我们不再拥有它。希腊人的“故乡”则成了我们的“异乡”。
        本书第二部分讨论了哲学、逻辑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科学不是概念的对象,而是功能的对象,这种功能表现为话语体系中命题。功能的组成部分叫做“功能要素”。科学观念不为概念所决定,而为功能或命题所决定。科学毫不需要哲学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哲学试图保持无限速度,科学抛弃无限性,逻辑学重叠地构成科学并使哲学求助于实际经验。作者意在使我们摆脱逻辑科学的束缚。一切形式都消失了,这是一种“空缺”。空缺不是虚无,而是潜在。哲学寻思如何保持无限速度,以获得稳定性,给潜在提供特殊稳定性。科学放弃无限性、无限速度,以获得能将潜在现实化的参照。哲学随着内在图式或稳定性而发展,科学则随着参照图式而进步。科学不为自己的统一性所纠缠,而为参照图式所萦绕。这个参照图式是由一切有限性构成的。科学史与中心结构、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层出不可分。科学不产生其对象的任何划一性,但在参照图式上造成一切分道。因此,科学的统一性或繁多性问题,不应该根据一定时间的惟一的坐标体系被提出来。科学不满足于线性时间连续。
        哲学与科学有如下区别:首先,哲学概念的先决条件是内在图式,科学功能的先决条件是参照图式。其次,更直接涉及概念和功能:差异的不可分性是绝对概念的特性,而变项独立性在相对关系中属于功能。哲学和科学走着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因为哲学概念具有事件的稳定性,科学功能则具有事态的参照性。再次,科学与哲学间的差异不再关涉各自的先决条件,也与其构成部分(概念或功能)无关,而涉及陈述方式。哲学实验和科学实验不相上下,所谓实验就是思想经验。经验令人震惊,并与混沌相近。科学创造与哲学创造、艺术创造一样多。没有经验,就没有创造。当然,科学语言、哲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它们和自然语言间的关系是有差异的。情感成了能量关系,感知本身则成为信息量。概念和功能的感受性已标明了哲学与科学、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基础。
        哲学和艺术间、哲学和科学间、科学和艺术间,存在着联合、分道、代换以及相互干扰。哲学、科学和艺术是三种不同的思想方式,但都与感觉相关,通过情感和感知得到发展,勾勒构成图式,创造形象,面对混沌。物或艺术品是一大堆感觉,即感知与情感的复合体。感觉在艺术实践(绘画、雕塑)、科学实践(观察、实验)和哲学实践(概念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觉既是哲学、科学和艺术使用的工具又是它们产生的结果。哲学勾勒内在图式,科学勾勒参照图式,艺术勾勒画面图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