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现主义

2024-09-11 可可诗词网-后现代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亦称新绘画、后绘画,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欧和美国兴起的美术思潮。最初开始于德国。1980年联邦德国在威尼斯双年展中陈列的作品被人们称作新野兽主义或暴力绘画,它们的特点是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强烈的感情。1981年秋,五位联邦德国画家的展览在纽约震动很大,于是美国出现了学习这些德国画家表现语言的思潮,被称为新表现主义。
        作为波普艺术的反动,新表现主义以表现自我为主旨,在画面、笔法、情调等方面显示了对本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的回归倾向。但由于两者发生的时代不同,故在艺术思想、题材选择、表现手法上亦不相同。新表现主义是德国政治危机和恐怖主义混合构成历史环境的产物,它在理论上接受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实践中学习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传统,讲究绘画过程的情感突发和即兴处理,追求一种粗犷的、原始主义的简单跳跃的美学风格,竭力主张还绘画以本来面目,注意绘画性、探索性的自我语言。他们的作品主要表现缅怀民族传统的抑郁情境和反思战败历史的悲怆心态,有的作品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有的作品则嘲笑自己的无能。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的共同特点是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创造与德意志观念紧密相连。他们抓住德国的创伤,试图探索德意志文化的根基。早在60年代,新表现主义在东德萌芽。维尔纳·蒂布克和维利·西特在作品中混合了毕加索、古图索和德国第二表现主义的特征,尽管内容粗俗,却是强有力的政治宣传和交流的媒介。同时,出生于东德却因“政治不成熟”被驱逐的巴泽利兹,在西德也开始以他的个人画展向人们展现这种新的艺术风格。他们奠定了德国新表现主义思想上的基础,这就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态度,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对民族命运和政治风云的反映。吕佩兹80年代创作的《酒神颂歌》系列作品,有效地利用钢盔、谷穗、军帽等典型的德国素材。伊门多夫的《咖啡馆德国》系列则通过分割的画面表现出对德国分裂的批评态度。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的美术家的安塞尔姆·基弗的作品中出现了更浓厚而微妙的政治内容。70年代他就创作了一系列神化战时德国冒险行为的作品,既含讽刺,又有歌颂。80年代基弗反复表现的主题是对大屠杀的记忆。A.R.彭克起初在民主德国活动,后来到了西德。他善于选用能普遍解读的基本视觉语言符合,如使用鲜明色彩描绘的棍棒式的人物形象,以焦灼的情绪,表现国家分裂所造成的痛苦。相比之下,
        战后出生的费廷,其作品政治内容较少,人们从他的画中感受到的是一个画家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他存在的社会,即便如此,他也一直抗议柏林墙的存在。50年代出生的画家,如彼得·舍凡利耶、托马斯·辛德勒和前辈相比,激进的趋势有所减缓,他们更喜欢离奇、充满诗意的题材,作品更强调线条、趋向古典意味,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师长光芒四射使他们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不关心政治也与当代青年游戏人生、寻求刺激的态度有关。
        意大利的新表现主义又称为超前卫派,“超前卫”一词,按照艺术批评家博尼托·奥利瓦的解释,是指艺术家能在艺术史中随意“漫游”,借鉴风格或现成的规律,并且他们能重新以自己选择的任何手法来再次混合这些风格,没有现成的界标去指引他们的艺术,他们遵循的是自己的想像和直觉。超前卫派以三位姓名字母“C”打头的画家为代表。他们是桑德罗·基亚、恩佐·库基和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号称“意大利超前卫派的三C”。他们的艺术典型地表达了意大利新表现主义的特点。与70年代盛行的贫乏艺术不同的是,这三位画家都用油画颜料和画布创作绘画。他们没有参与现代艺术的线性发展,而人们曾经认为,现代艺术在20世纪是线性发展的。他们没有遵循被称为“语言学达尔文主义”的现代艺术发展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前卫存在于一种理想主义的传统中,即每一个新的艺术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原来的前卫运动的延续。因此,回顾起来艺术的发展好像是一种直线性的进步,前卫艺术必须永远朝着前方。恰恰不同的是他们既敢向前看又敢于追溯过去,背弃了这种线性发展。他们随心所欲地去混合艺术史上的他们所欣赏的各种风格,通过复归具象,自由地参考艺术风格,特别是意大利的传统风格,进行艺术创造。与抽象表现主义或其他前卫艺术家相同的是,这三位画家创作时,也不是打好要完成的腹稿。所不同的是,他们在把握艺术的可能性方面没有提出视觉上或题材上的限制。描绘形象和自然;搬用和融合过去的风格;不带政治色彩;不去刺激观众,给予视觉上的愉快。
        英国的新表现主义亦称“新精神”派。以卢西恩·弗洛伊德、弗兰克·奥尔巴赫、里昂·科索夫等老一辈画家和约翰·贝拉尼、布鲁斯·麦克莱恩、伊恩·麦基弗等中年画家以及勒·布龙、史蒂文·坎贝尔、彼得·豪森、肯·柯里、约翰·基恩、安塞尔·克鲁特等青年艺术家为代表。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风格,但一致之处是寻求民族特色,刻画内心世界的冲动。
        美国,尤其是纽约,一直是当代新艺术最活跃的舞台中心。80年代以来,朱利安·施纳贝尔(1951年出生)在纽约也高举起新表现主义的大旗。特殊的文化背景使他不像欧洲人那样身背沉重的历史和民族负担,又因他对抽象表现主义以来的美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发展过程了如指掌,所以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通过娴熟的技巧来寻求和表现自己的风格,用充满审美趣味的作品达到与观众交流,而不单单是宣泄和鼓动。另一位受人推崇、比施纳贝尔晚出生一年的画家大卫·萨利(1952年—),作品以冷漠、暴力、大杂烩式的面貌出现。80年代的另一新星埃里克·菲谢尔善于揣摩当代美国人的心理,作品因此受到欢迎。他自己曾经说过,他的作品主题是“一种尴尬的,只有自己才体会得到的感觉。这种感觉只有在经历一生中深层感情方面的事情时才会有。那些如死亡、损失或情欲等经历,不能用那种人们努力寻找过的,用来消除它们的意义的生活方式来应付,不能用连公众仪式和伴随物的标记都不用来当遮羞布的破碎文化来应付;每一种新事情都是一个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让我们充满了焦灼不安的感觉”。美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既重感情的宣泄,又注意理性观念的表达,强调观众对作品>的认同。
        新表现主义对现代主义、古典传统、民间艺术的综合,手法上将具象与抽象、现实和荒诞、纯艺术与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并用,为欧美当代绘画开辟了途径,它把人们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观念大幅度改变,证明了传统不是僵死的东西,它可以在新的创造中显示
        活力。但一些新表现主义画家有着玩世不恭和游戏人生的态度。既知自己无回天之力,也就不再苦苦地寻出个是非,漠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的处世哲学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