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1)偏好
①性习
②境遇
③时世
《文心·知音》篇说:“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以下分几种:性慷慨者、性酝藉者、性浮慧者、性崇奇者,所爱不同。这是从读者方面说的。这与姚鼐说阳刚阴柔关乎作者,是不同的。
又有境遇的关系:《世说新语》记殷浩甥与殷别,殷送之水边,唱诗“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文选》:曹摅《感旧诗》),泣数行。这是由于境遇的关系。
《文心》说人好古而轻今:“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
这就是所谓偏好,不是好办法。
(2)博习
①比量
②定准
③培识
要多读多看,才不会狭隘。多看定标准,要越来越扩大,培养识见。如是,则可使自己较公平,不为偏好所限。
两晋葛洪《抱朴子》亦有说到偏好及博览的。其《辞义》篇言“合己”,人以为与己相合则好。这样不好。《尚博》篇言“古今”,说古不如今,这意见与《论衡》合。他说,五经不如辞赋,因辞赋更富丽。《钧世》篇(钧,同均)亦言古今。《广譬》篇还说到“远近”,认为人皆崇远贱近,而这不对。后来《文心》可说是继承其意见而加以发挥的。
①比量 《文心·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他是说,不但要天才,而且要经验,要练习。鉴赏与创作要并行。
②定准 《文心·知音》篇有所谓“六观”,就是六个标准:“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位体”、“通变”、“奇正”与内容关系较多,而“置辞”、“事义”、“宫商”与形式关系较多。“位体”者,视思想感情之内容宜于何种体裁也。“置辞”就是修辞的事。“通变”即与古之同体裁之文章相较,一部分是因袭,一部分是创新,要二者皆恰到好处。“奇正”,就是说创造的范围要与人情相合,不能过于出奇,使人不能接受;但又不能没有新的增加,陷于庸俗。“事义”,就是用典用喻方面的事。“宫商”是声调。——这六个标准仍可供我们参考,比内容、形式二者之分别细密。
③培识〔*朱先生未单独立项详讲。其实以上各项都是培识。〕
①性习
②境遇
③时世
《文心·知音》篇说:“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以下分几种:性慷慨者、性酝藉者、性浮慧者、性崇奇者,所爱不同。这是从读者方面说的。这与姚鼐说阳刚阴柔关乎作者,是不同的。
又有境遇的关系:《世说新语》记殷浩甥与殷别,殷送之水边,唱诗“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文选》:曹摅《感旧诗》),泣数行。这是由于境遇的关系。
《文心》说人好古而轻今:“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
这就是所谓偏好,不是好办法。
(2)博习
①比量
②定准
③培识
要多读多看,才不会狭隘。多看定标准,要越来越扩大,培养识见。如是,则可使自己较公平,不为偏好所限。
两晋葛洪《抱朴子》亦有说到偏好及博览的。其《辞义》篇言“合己”,人以为与己相合则好。这样不好。《尚博》篇言“古今”,说古不如今,这意见与《论衡》合。他说,五经不如辞赋,因辞赋更富丽。《钧世》篇(钧,同均)亦言古今。《广譬》篇还说到“远近”,认为人皆崇远贱近,而这不对。后来《文心》可说是继承其意见而加以发挥的。
①比量 《文心·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他是说,不但要天才,而且要经验,要练习。鉴赏与创作要并行。
②定准 《文心·知音》篇有所谓“六观”,就是六个标准:“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位体”、“通变”、“奇正”与内容关系较多,而“置辞”、“事义”、“宫商”与形式关系较多。“位体”者,视思想感情之内容宜于何种体裁也。“置辞”就是修辞的事。“通变”即与古之同体裁之文章相较,一部分是因袭,一部分是创新,要二者皆恰到好处。“奇正”,就是说创造的范围要与人情相合,不能过于出奇,使人不能接受;但又不能没有新的增加,陷于庸俗。“事义”,就是用典用喻方面的事。“宫商”是声调。——这六个标准仍可供我们参考,比内容、形式二者之分别细密。
③培识〔*朱先生未单独立项详讲。其实以上各项都是培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