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
“诵读”一项,自汉人说起。扬雄《答桓谭书》:“能读千赋则善赋。”清以来又有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话大概是有道理的。熟读则对古人创作之甘苦可体会到,自己很有用处。又,扬雄时,辞赋一体之文字,假使作为语言看,则与当时口语相去太远。因此,就更有读的必要了。(当然,与口语相近的,也要读。)宋黄庭坚说:“欲作楚辞追配古人,直须熟读楚辞。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讲学之,然后下笔精拔。”熟读则可明瞭文章之细处。南宋时朱熹于《朱子语类》说,要文章好,就要多看。看熟了,然后做出文字来,其意思与语脉方可与古人相近。比如韩文熟读则文近韩,苏文熟读则文近苏。要仔细看,看得熟。——无论骈、散文,都要熟读。宋朝所以有这种理论,是因为自韩愈古文运动以来,一般人重开创。及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辈出,古文已稳定。古文与骈文分为二类。故自北宋,人即看到要学骈文非读不可。至南宋时,更觉散文(古文)虽与口语较近,但仍不一,而且至南宋已有许多可作模范之古文,故须熟读。及清,姚鼐在《与何砚农书》里说:“用功之始,熟读古人之作。”又在《与陈硕士书》中说,学古文的人有两种读法:放声疾读,此其一;缓读,此其二。疾读则可明体势(指结构、语气),缓读则可体会其神味。假使只是默看,则永为外行。桐城派主“因声求气”,他们继承归有光,对表情很重视,故特重语气。而一般文人,是很重体势与神味的。
至于“仿作”一项,《玉海》里引朱子语:“古人作文多模仿前人,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朱子于《语类》里亦说,“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如是,作文章才熟。自魏晋以来皆有此情形,无论诗、文方面皆然。陆机有《拟古诗》,录于《文选》者十二首。向来对陆机《拟古诗》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以为很好,一以为只是假古董,无价值。但我们以为,陆机拟古时只是练习,正与写字临帖一样,而不把《拟古诗》看做成熟的作品。其中意思与遣词完全与古诗一样,没有创作。又,《文选》中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有人说江淹《杂体诗》较陆机《拟古诗》好,因不是逐首模仿,而是一家一家模仿,其中有所变化。不过,江淹《杂体诗》亦是练习而非创作。楚辞中《九章》等,汉人多有仿作者,亦练习也。
至于“师法”,是把诵读与仿作合在一起。要作诗文,对文字之组织,所谓“开合、呼应、顿挫之法”,必须注意;思路与感情之发展规矩,必要学得,使文字能恰当、经济。重要的是方法而非辞句(固然,辞句亦不能完全不注意),这就是“师法”。特别是明以来,许多人只以古人辞句窜改一二个字,这实在是只能看做练习而不能算创作。所以清人特重学古要师法。
至于“仿作”一项,《玉海》里引朱子语:“古人作文多模仿前人,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朱子于《语类》里亦说,“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如是,作文章才熟。自魏晋以来皆有此情形,无论诗、文方面皆然。陆机有《拟古诗》,录于《文选》者十二首。向来对陆机《拟古诗》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以为很好,一以为只是假古董,无价值。但我们以为,陆机拟古时只是练习,正与写字临帖一样,而不把《拟古诗》看做成熟的作品。其中意思与遣词完全与古诗一样,没有创作。又,《文选》中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有人说江淹《杂体诗》较陆机《拟古诗》好,因不是逐首模仿,而是一家一家模仿,其中有所变化。不过,江淹《杂体诗》亦是练习而非创作。楚辞中《九章》等,汉人多有仿作者,亦练习也。
至于“师法”,是把诵读与仿作合在一起。要作诗文,对文字之组织,所谓“开合、呼应、顿挫之法”,必须注意;思路与感情之发展规矩,必要学得,使文字能恰当、经济。重要的是方法而非辞句(固然,辞句亦不能完全不注意),这就是“师法”。特别是明以来,许多人只以古人辞句窜改一二个字,这实在是只能看做练习而不能算创作。所以清人特重学古要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