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说

2023-06-19 可可诗词网-大学古诗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 刘 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11)。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 习之中人甚矣哉(12)!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13),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14)。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5)
        
        〔注释〕
        ①本篇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②养晦堂,作者居所。③绕室以旋,在书房内环绕徘徊。④洼,坑,凹陷之处。⑤径尺,直径一尺。⑥浸淫日广,日渐向外扩展。⑦踬(zhi 至),绊倒。⑧何以天下家国为,凭什么治家治国、管理天下?⑨童子,此指家僮。⑩蹶(jue决)然,突然,急遽的样子。(11)隆起,高起。(12)习之中(zhong众)人甚矣哉,习惯一旦养成真厉害啊!中,击中。(13)适,适应。(14)“至使”二句,以至时间长了,再踩到原来的地方,则反而感到碍事、心中不自在。(15)贵乎慎始,贵在开始就要慎重(养成好习惯)。
        
        〔分析〕
        在我国的古典散文之林中不乏短小精悍而又立意深远的小品,刘蓉的这篇《习惯说》就是这类篇章。
        作者从极为平常的生活琐事中悟出了某种哲理,从而形诸篇章,给人以启迪。文章先从作者少时读书的情形谈起:他在书房里埋头读书,有时仰首而思,思而弗得就起身在室中徘徊周旋;室中有一处低洼之地,开始时常使他绊跤,久而久之他也就安之若素,浑然不觉这个小坑的存在了。后来情形有了变化,有一天父亲来到书房中,笑他安于现状,不思整治,于是命童子将坑填平,他倒反而觉得脚下异常,似乎地上隆起了一块,但后来又习以为常了。作者从中悟出了积习难改、人们常常安于旧习而不思改革的道理,故而文章最后发出了“君子之学,贵乎慎始”的感慨。
        文章首先要有好的立意,本文的立意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对生活观察的敏锐。在表述上,作者将大部分的笔墨用于叙事,娓娓道来,笔调晓畅,又多用短句,顿挫洗炼。最后一段的议论也就水到渠成,末句揭出题旨,犹如画龙点睛。而在上文的叙述中,特为引述父亲的一句话:“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这就将房室的整治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了起来,初步揭示出了生活琐事中蕴含的思想意义,也就为下面的议论作了铺垫。而最后的议论也仅是点到为止,读者尽可作多方面的联想与推理,来丰富其思想意蕴。作者的结论仅是落在学习问题上,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有一个好的开头,应该一开始就养成好的习惯,否则将积重难返。而读者从中获得的启迪完全可以不必囿于这一点,它会使我们联想到更广泛的领域,涉及更众多的问题。
        刘蓉与曾国藩同为湘乡人,又与湘阴郭嵩焘相交游,曾、郭在文学上师承桐城派,在学术思想上宗宋儒,好义理之学。刘蓉这种雅洁洗炼的文风,以及注意立意、追求言简意丰、韵味悠长的创作特色,不能不说与桐城派文学传统的浸润没有关系。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