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②:“寡人之于国也③,尽心焉耳矣④。河内凶⑤,则移其民于河东⑥,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⑦。察邻国之政⑧,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⑨,寡人之民不加多⑩,何 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1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12),或百步而后止(13),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14)?”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15),是亦走也(16)。”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17),谷不可胜食也(18)。数罟不入洿池(19),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20),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3)。鸡豚狗彘之畜(24),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25),申之以孝悌之义(2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2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9)。”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0),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3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3)。’王无罪岁(34),斯天下之民至焉(35)。”
〔注释〕
①本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今山东邹县),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其门徒编纂其言论而成,是古代儒家重要的经典。②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362年,魏国将都城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因而魏又称梁。③寡人,古时君侯自称。④焉耳矣,语气词连用,表恳切之情。⑤河内,魏地,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凶,荒年、灾荒。⑥河东,魏地,今山西西南部地区。⑦以上四句,梁惠王表明自己的惠民政策:河内灾荒时,迁移河内的饥民到河东,调运河东的粮食到河内,河东灾荒时也采用这种办法,救济饥民。⑧察,观察,考察。⑨加少,减少。⑩加多,增多。(11)填然,击鼓的声音。(12)曳兵,拖着兵器。弃甲曳兵,丢弃盔甲拖着兵器,表示战争时兵士败退的状态。(13)止,停止,站住。(14)何如,疑问词,怎么样。(15)直,只是,只不过。不,没有。(16)走,跑。古时的走,即现在的跑意。(17)违,延误,耽搁。(18)胜,尽。胜食,食尽,吃完。(19)数罟(cu gu促古),密网。数,密。罟,网。洿(wu巫),低洼地。洿池,池塘。(20)斤,刀。古时斧、斤常连用。以时,按一定的时节。(21)丧死,葬送死者。憾(han汗),遗憾。(22)树,动词,种植。(23)衣(yi义),动词,穿。帛,指丝绸。(24)豚(tun囤),小猪。彘(zhi至),猪。(25)庠序,古时的地方学校。(26)申,一再,重复。孝,孝奉父母。悌,尊从兄长。(27)颁,同“斑”。颁白者,指头发花白的人。负,背物于背。戴,顶物于头。负戴,背顶重物。(28)黎民,老百姓。黎,黑色。(29)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30)检,节俭,约束。(31)涂,同“途”,道路。莩(piao缥),饿死的人。发,发仓赈济。(32)岁,年岁。(33)兵,兵器。(34)无,不要。罪,怪罪。(35)斯,这样,如此。
〔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处于列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反对掠夺性战争,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要求消除战乱、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的迫切愿望,因而他的这些主张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本篇通过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极力宣扬王道,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生动地阐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
本文共五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梁惠王由“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引出“移民”、“移粟”的事实,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文章首句连用“焉”、“耳”、“矣”三个句末语气助词来强调“于国尽心”,次句用“亦然”代替“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避免了重复,可见繁简得当,变化有致。“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表现出梁惠王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的心态,为下文“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提出疑问,请教孟子。由于战争频繁,列强都感到兵员和劳力的不足,为了扩充军队和增产粮食,诸侯各国都想把百姓吸引到自己国内来。梁惠王也是如此,他以争取民众归附为当务之急,但他采取的“移民”、“移粟”之举,并未收到“使民加多”的效果,他大惑不解,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即第二自然段),孟子没有立即正面回答梁惠王的问题,而是先以打仗为喻,引出“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从而揭示“民不加多”的原因。“王好战,请以战喻”,为了便于对方理解和接受,孟子运用类比的方法,取惠王熟悉的战事为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仅用三句简短的话,就绘声绘色地描述出双方交战的全过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先例举败逃距离的远近,再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设问,迫使惠王答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由于作者采用了欲擒故纵、引人入彀的手法,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五十步”与“百步”相比,仅是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别。由此及彼,可知梁惠王与邻国国君相比,也仅程度不同,而无本质差别。所谓“移民”、“移粟”,只是小恩小惠,不是根本措施,犹如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这样,就否定了梁惠王自诩的“于国尽心”,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不比邻国的当权者高明,从而克服盲目自大的心理,为接受孟子的主张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即第三、四、五自然段),逐层阐述“使民加多”的有效措施和正确态度。
梁惠王望民加多,渴望百姓归附,这是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一个有利因素。因此,在批评了他盲目自满、未从根本上改变百姓处境的错误后,孟子就勉励他行王道,施仁政,实现“使民加多”的愿望。于是文章第三自然段提出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孟子从种田、捕鱼、伐木谈起,告诉梁惠王,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就是实行王道的开始。作者从人民的物质生活着眼,说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有吃有用),便是王道社会的开始。可见,行王道并不难,只要国君从关心人民的生活做起就有了初步措施。此段文章,前三句用整齐的排偶句,后两句用连锁推理,使文章气势充沛,新意迭出,逻辑性强。
接着,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提出了行王道的根本措施。这里,孟子还是从具体的事情谈起,他设想了许多发展生产、重视教育的有效措施。从“五亩之宅”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连用了四组表因果关系的排比句,从四个方面阐述行王道的具体办法和随之出现的好处,表明孟子重视从经济着手来改善人民的生活,并懂得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文中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王道社会的一幅美好前景,十分鼓舞人心。然后再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来收结,并推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段“王道之始也”相呼应。文章层层论述,充分渲染,有力地说明惟有行王道,才能国泰民安。
第五自然段,阐明国君应有的正确态度。这是最后一段,作者先斥责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揭示了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的罪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的不平和对立。以此回应首段,就使梁惠王自夸的“于国尽心”之说无立足之地。更可恶的是,统治者造成人民的不幸,却又推卸责任,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把自己的失责归罪于年成不好,多么狡猾!对此,孟子又设一喻,用“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加以抨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者逃避责任的可耻行径。最后,孟子指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国君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不要推卸责任,天下之民就会争相归附,“使民加多”的目的就能达到。至此,孟子全面地解答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阐明了行王道才是“天下之民至”的有效措施。
本文中心明确,全篇针对“民不加多”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表示希望,行文条理分明,结构严谨,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特点:善辩、善喻、大量运用整齐对称的排偶句,使文章气势磅礴,极富雄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