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门事件

2019-12-20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1986年11月3日,一家默默无闻的黎巴嫩杂志——《船桅》周刊——忽然刊登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美国总统特使悄悄访问了伊朗,美国政府正在同伊朗进行秘密武器交易。消息传到美国,立即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最终揭露出被美国舆论界称为政治丑闻的所谓“伊朗门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79年1月伊朗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美伊关系进入低潮;11月,又发生了伊朗穆斯林激进分子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绑架美国人质的事件。美国为此对伊朗实行了严厉制裁:不仅断绝了同伊朗的外交关系,而且冻结伊朗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并对伊朗实行严格的贸易和武器禁运。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五年。但是,1985年以后,在黎巴嫩的贝鲁特又接连发生了美国人被绑架作为人质的事件,这些绑架事件都是与伊朗关系密切的黎巴嫩穆斯林什叶派“真主党”所为。为了解决人质问题,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中将等人开始寻求同伊朗秘密接触,准备以武器换人质。
        1985年8—9月,美国通过以色列间接地向伊朗出售了50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9月15日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11月25日,美国退役空军少将西科德等人,又用中央情报局的飞机将18枚“霍克”式防空导弹运抵伊朗,从而直接参与了武器运输。
        1985年12月9日,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波因德克斯特及其助手诺思中校提出的由美国直接向伊朗出售武器的方案,并于1986年2—10月将1500枚“陶”式导弹和“霍克”导弹的零配件秘密出售给伊朗,此举导致了两名美国人质获释。不料这一行动阴沟翻船,被一家黎巴嫩杂志披露,而且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也旋即证实了此事,一桩秘密武器交易就此败露。
        然而,导致事件发生质的变化的却是:美国司法部长米斯宣布,经调查,国家安全委员会把出售武器得来的3000万美元转到了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帐户上,这就直接违反了国会于1982年通过的禁止美国政府出资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博兰修正案》。案发后,对此事负有直接责任的波因德克斯特被迫辞职,货款转移的执行者诺思被革职。
        为了彻底查清“伊朗门事件”的来龙去脉,总统和国会分别组织了总统特别调查委员会和参众两院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结果是,总统调查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对出售军火一事应负主要责任,里根亦应负一定责任。里甘因此辞职,里根也发表电视讲话公开认错。国会联合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亦对波因德克斯特、诺思及里根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分别做了说明,由于没有证据表明里根卷入了贷款转移的行动,从而使里根渡过了难关。1990年6月11日和7月5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分别判处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思监禁6个月和3年缓期徒刑,另外对诺思罚款15万美元,并为当地社区无偿服务1200小时。
        “伊朗门事件”对上台以后在内政外交上颇为自得的里根政府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白宫因此一度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中。美国号称是“法治”国家,三权分立更是美国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广的政治模式,然而,这种体制的弊端早已在“水门事件”中有了充分暴露,十多年后的“伊朗门事件”中,总统及其属下带头违法,制衡机制运转失灵,再次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做了一次绝妙的讽刺。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