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来的孝廉

2024-12-12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两汉时期,政府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实行的是察举制度,即由地方豪绅和官府推荐、中央政府考查和任命。其主要的两种科目是秀才和孝廉。秀才是指有特殊才能品行和突出贡献的官吏;孝廉是指孝子和廉吏。地方上推荐秀才和孝廉的根据主要是地方舆论和名望。因此,舆论和名望成了人们仕途通达的关键。于事,弄虚作假以沽名钓誉的事层出不穷,风气浸炽。
        东汉初年,孝廉许武,字季长,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因为两位弟弟许晏和许普平平常常,无法成名,就故意分家,自取肥田广宅,而两位弟弟得到的又少又差,同乡的人们都称赞他的两位弟弟有克己和礼让的美德,而鄙视许武的贪婪,结果,许晏和许普得以同时被举为孝廉。等两位弟弟都被举出以后,许武又招集宗族亲友,向他们哭诉了他之所以忍辱负重、不怕被人鄙视而分家取财,以使两位弟弟获得美名的良苦用心,又把三倍于前的田地、财产还给了两位弟弟,并公之于众,于是人们又都称赞他。因而他得到了更大的名声,受到了举荐,做官一直做到长乐少府。
        桓帝时,赵宣,于双亲死后,为图孝名,住于父母隧墓中二十几年,乡里盛赞他的孝行,受到举荐为孝廉。结果太守陈藩查出他的五个儿子全是在服丧期中所生。
        对于这种弄虚作假,欺骗舆论以图功名利达的现象和选人制度,当时民间流传有这样的谚语予以讽刺和揭露:“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以说,剥削阶级政权的本质,注定要导至吏治的腐败、选举的虚伪,而从人才的选拔和考核来说,缺乏客观化、标准化都是两汉察举制度的可乘之机。因此,东汉后期即实行“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办法,注重客观的考试成绩,算是向前走了一步。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