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文艺理论赏析杜甫诗
一.引言
杜甫,字子美,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和中唐年间,历经了大唐盛世繁华与中唐的颓败衰退。诗人善于把时代的社会政治动荡、黎民百姓的疾苦和个人不幸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运用不同的诗歌记录当时的历史,使诗歌展现出广阔、具体和生动的画面,由此冠以“诗史”之称并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的风格和悲慨的情感基调。杜甫的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即儒家文化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古代士人对国家社会的一种入世精神和责任担当,这种胸怀天下和黎民的品格气度被历代文人所敬仰。为了更好地体会杜甫的精神品格,对中学生的道德品格形成积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文艺理论品味选入中学教材中的三首杜诗,即《望岳》、《春望》和《登高》。
二.品味《望岳》、《春望》和《登高》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诗体现出“诗言志”与“诗缘情”这两种重要的诗歌理论,“《诗》传达的‘志’是经礼乐文化淘洗净化的情感,‘志’标志着《诗》的品格,而‘诗缘情’注重情感个性化的表达,主张用诗歌恢复人之性情和情感本性,可以看作‘是人个性的张扬和自我觉醒的标志’,这种诗学观念的觉醒源于个体意识觉醒的时代精神。“诗言志”与“诗缘情”其实是一体两面并且不断融合,当家国理想成为文化阶层一种内在的自觉追求时,兴寄怀抱既是个人情感,也代表普遍的情感共识。”[1]杜甫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涵养,奉儒守官的家庭文化培养了他“仁政爱民”的道德思想,强烈的忠君爱国意识以及弘毅的士人品格。早期,杜甫也像其他的盛唐诗人一样,渴望有所作为在仕途上一展抱负建功立业。所以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云。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让青年时期的杜甫通过《望岳》豪迈的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言‘望’,具有奋力攀登之气,对前景满怀希望。在杜甫看来,岳宜望,始克得体,以使抒情达意。”[2]将自己的政治志向“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和情感融合在一首诗歌里,达到“志”和“情”的统一。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居易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3]表达了诗歌创作应该“为时、为事”而作,核心是创作要有为而作,不能够只为艺术而艺术。诗歌内容应该反映民生疾苦,为社会重大事件而作。《春望》开篇直接陈述当时社会发生的重要时事“安史之乱”,将诗歌的创作背景反映出来,符合白居易的诗歌理论要求,体现出诗歌现实主义的倾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4]王国维认为古诗文中的写景之语都不是单纯的简单描写而是蕴含作者一定的情感。诗人意在道明当时发生的“安史之乱”造成国家破败荒凉的场景,景物透出的荒凉凄惨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沉痛感也是诗人情感的反映。接着采用“移情”的方式抒发悲恸的心情,所谓“移情说”是指“诗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5]面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国家,花草都感到伤心落泪,声声鸟鸣传达恨别之苦。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植物和动物的自然情态表现出来,暗示花鸟都如此悲痛不已更何况是人。开头两句诗人没有将情感附着在景物身上,与景物形成一种距离感。到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直接把感情和景物融合在一起,达到“情景交融”的状态。这种感情的一步步展现似乎让人看到杜甫从远到近一步步走进的画面感。这种情感的步步加深也是符合人们对已发生事件的接受心理状态,也就是拒绝到接受的心理过程。当处于抗拒的状态时不会把情感附在其上,只“冷眼旁观”山河都城。接受这个事实后就开始靠近接纳并把情感融合进去,因而所看之景皆含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采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表达战乱之久、思家之深。全诗没有出现“望”字,却处处体现出“望”的家国情怀。分为视觉所碰触的真实之望和诗人头脑中的的“望”,祖国山河及都城花鸟属于真实世界的“望”,诗人头脑中的“望”则是希望国家战火平息迎来美好的春天和对家人消息的盼望。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概括为“知人论世”,面对陌生的作者、作品,宜了解创作背景从而知道作者的意念情思,进而把握作品的意蕴内涵,最后对语言表达得失做出评价。诗人已是垂暮之年,为何还要登高?查看背景资料可以了解此时的诗人历经近十年的“安史之乱”,晚年流落夔州。青葱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白发老者,由想当年登泰山而发的壮志却未实现,国家几经遭劫百姓流离失所。种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是以诗人登高借以排除心中悲苦愁闷。欧阳修在《六一诗话》提出“诗穷而后工”[6]即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忧愤郁积于心时,才能写出精美的诗歌。杜甫的《登高》印证了这个文艺理论。诗歌前四句俯仰之间展开了宏大的空间视觉感,用极具动感的词语“风急、猿啸、鸟飞、木落、滚滚”等勾勒出富有流动感和气势壮阔的场景。使广阔的秋景虽造就悲的基调而更含有一种宏壮之感。罗大经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准。”[7]我认为这里的“万里”不仅仅指去国路途之远更有离开庙堂时间之久远,从空间和时间上表达“万里”的长度。“秋”是季节是人生之秋更是唐朝没落之秋。“常作客”说明了诗人羁旅他乡很长时间,“百年”不仅是诗人已到迟暮之年,也是社稷的暮年。遭受内乱、夷狄的国家也如同诗人垂老的身体般“多病”。最为凄凉的是此时还无人陪在身边,亲朋好友早已失散离世。面对种种,诗人以酒消愁,一个“新”字突出此情此景怎可轻易沉下心头。诗人在艰难困顿的境地,依旧心系苍天和百姓,感伤的秋思中带着浓烈的悲壮感情。这种悲壮的心境读之无不令人动容。
三.以杜诗为例谈古诗教学
古诗文的教学主要包括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的阅读教学,语言层面主要是字、词、句的学习,古诗文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教育观等最有价值的材料。古诗文中还充满了美育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景物之美、探寻生活之美、感悟心灵之美和品味语言之美。”[8]教育者明确了古诗文教学目标主要是语言文字、精神文化和审美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个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育者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清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以达到文从字顺。其次,应该多让学生熟读朗诵古诗文,因为古诗文富有韵味和节奏感,通过熟读和朗诵,古诗文的韵味才更好的体现出来,学生朗诵古诗文也能够获得更深的体会。此外,“要让学生‘涵泳体味’,引导学生涵泳、玩味、揣摩、领略。”[9]言简意深的古诗文需要学生不断地揣摩品味和琢磨,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古诗文深藏的意蕴。例如诗歌里的“阴阳”和“落木”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理解,就需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杜甫身上体现得忧国忧民的精神值得大家敬仰和学习,其中表现泰山景色壮美可以在学生的脑海形成美的享受等。
四.结语
作品的分析需要理论的支撑,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和分析作品。有理论的建构也才更具有说服力。本文通过“诗言志”与“诗缘情”、“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一切景语皆情语”、“诗穷而后工”等理论知识分析杜甫的三首诗歌。使诗歌的主旨更好的体现出来。具有“诗圣”之称的大诗人杜甫烙上了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形成仁民爱物、心系家国百姓的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一代代文人的精神支柱。学生学习杜甫的诗歌感受诗人博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对学生精神与道德方面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博.浅析诗言志向诗缘情的嬗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5) .
[2]刘广辉.感时恨别、忧国思家---杜甫《春望》思想内容解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
[3]李娅.杜甫《登高》内蕴赏析[J].文学教育 (上) , 2011 (07) .
[4]张文娟.杜甫《登高》的文本细读[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1 (07) .
[5]唐淑莉.杜甫《登高》的苍凉悲壮美[J].文教资料, 2011 (04) .
[6]刘海燕.论杜甫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影响[J].中州学刊, 2009 (04) .
[7]冯建国.杜甫诗歌对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经典诠释[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8]孙彩霞.杜甫思想复杂性探析[J].衡水师专学报, 2001 (04) .
注释
1刘安然, 杨隽.“诗言志”与“诗缘情”[J].文艺评论, 2014 (10) :46-49.
2古元忠.评杜甫《望岳》诗[J].四川文物, 1996 (02) :67-69.
3李杰,顾大朋.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M].济南:齐鲁书社, 2006:105.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105.
5陈海燕.含混与直白---细读《春望》[J].名作欣赏, 2010 (26) :32-34.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45.
7罗大经.鹤林玉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133
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08-218.
9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9.
今日更新
-
从《喜雨》等诗看杜甫是否“敌视”农民起义
[2020-03-03]
-
杜甫夔州雨诗情感表达的多重性
[2019-10-01]
-
天意君须会 人间要好诗——“杜甫千诗碑”的文化意义
[2019-10-01]
-
结合文艺理论赏析杜甫诗
[2019-10-01]
-
融合课程:新媒体拓展阅读新视野
[2019-10-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