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024-11-26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登金陵凤凰台》

【解题】
 
唐诗篇名。七律。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二一。作年颇多歧见,主要有二说:一说天宝六年(747),一说上元二年(761),以前说为胜。凤凰台,在今南京西南隅,相传南朝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上,毛呈五色,状如孔雀,时人以为凤凰,遂筑台于山上,称山曰凤凰山,台曰凤凰台。此诗为诗人登台有感而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首联点题,抒发怀古之幽情。颔联紧扣金陵为东吴、东晋故都的特点,抒写兴亡之感,寄托忧国之思。颈联描绘凭台远眺所见壮丽江景,以境界开阔,景色如画为人所传诵。尾联照应题中“登”字,抒写感叹,表现对被谗放逐的愤恨和对国事的忧念,寄慨遥深,馀味无穷,亦是传诵之名句。全诗气势恢宏,情韵无限,是登览杰作,也是唐代律诗中的名篇。论者多认为该诗深受崔颢《黄鹤楼》一诗的影响,并比较其优劣:王世懋说:“青莲气短”,“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艺圃撷馀》)。瞿佑云:“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并说李诗结句比之崔诗结句“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归田诗话》)方回则曰:“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唐宋诗醇》卷七亦曰:“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皆从心而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
 
 
【全诗】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大意】传说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此优游,凤凰飞去后楼台空荡江水独自向 东奔流。当年东吴的豪华宫苑埋没在那荒草幽径之下,晋代的名门望族 早都成了一片古墓荒丘。只见那三山半隐半现地坐落在青天之外,白鹭 洲把江水一分为二成为两条水流。只因为那些浮云遮蔽了光辉的太阳, 登高望不见京师长安怎么不使人发愁?
 
【注释】
 
①凤凰台:在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关凤凰山上,传说南朝宋永嘉年间有凤集于此,因筑台,山和台均因此而得名。 ②吴宫:指孙权建立吴国时所造的宫室。这里的花草实指吴国建筑。晋代衣冠:指东晋的豪门世族。衣冠:泛指豪赫之家。 ③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有三峰并列,南北相连。半落青天外:意即山峰很高,直入云中,若隐若现。白鹭洲:长江中的小岛名,在南京附近。 ④总为二句:暗指朝政黑暗,使仁人君子忧心如焚。浮云:指奸佞小人。蔽日,使君王不察忠邪善恶。日,喻皇上
 
 
【赏析】
      李白集中绝少七律之作,有人认为这是因其律式限定太严,不符合太白本性的缘故。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却流畅潇洒,在唐人七律中,属上乘之作,且其气韵充分显示李白的个性,直可说是非其所不能为也。
 
    凤台山在今南京城外,相传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因筑台山上,名之为凤凰台。凤凰向来象征吉祥升平,而金陵乃形胜之地,经历众多历史事变,包含着无数人类文化的积淀,李白登台远望,自不免产生吊古之意,并对悠悠人世生发出深沉的感慨。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诗人由传说而起兴。此诗破题即不同凡响,两句之中连用三个“凤”字,却毫无重叠累赘之感,倒反而显出一种气势通贯流荡直下的味道。这正是李白风格的体现。这两句,不但叙说了故事,而且交待了历史,信笔一挥便完成了从古到今的过渡。“江自流”三字,以天然纯真的白话显示“自然无穷已,人世有代谢”的客观现实,作无尽之感叹。从此句,可知诗人观望历史人生视点之高。后面二句承上,说古金陵曾是东吴及东晋南朝繁胜之所,大江悠悠,曾经流淌过多少风流英物,有过多少浪漫壮丽的幻想,而今这一切都已无迹可寻,只有江山依旧。诗人在感慨中,重新审视江山的宏伟奇丽和永恒无限: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南京西南“其山孤绝而东西截大江”,“有三峰,南北接,故曰三山。”(《舆地志》)白鹭洲,亦在城西,横卧江中,这二句极写江景之寥廓壮观,把江、天、山组合在一起,正表明诗人的视野深渺无极。诗人的视野中,一切细微的景象与纤弱的变化都不再引起他的注意,在他眼前呈现的只有悠悠长天,浩浩江水,山峰耸立,孤江横卧。这样写既突出了江山胜景的壮阔无比,又进一步强调了人世变迁与宇宙亘古依然的反差。作者登台,逸思飘飞。但诗人是生活于现实世界中的,所以诗末两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又把上面一切意绪与视觉印象加以归结,由怀古而伤今,“愁”及自身。时作者正被人排挤离开唐京城长安,来到金陵,故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之叹。
 
        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武昌黄鹤楼,本欲题诗,因见崔颢所题《黄鹤楼》,自愧不如,遂为之敛手。然后来所作,有模仿崔诗格调者,此首即是。崔颢诗反映的是一种人去楼空的渺茫愁绪,李白此诗气势勃发,其痛快淋漓浩荡奔泻之处,则崔颢诗所不及。
 
        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凤凰台不过起语两句尽之矣,下六句乃登台而观望之景也。三、四怀古人之不见也。五、六、七、八咏今日之景而慨帝都之不可见也。登台而望,所感深矣。金陵建都自吴始,三山、二水、白鹭洲,皆金陵山水名。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方回《瀛奎律髓》卷一)
 
      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后题凤凰台,古今目为勍敌。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余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如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明〕王世懋《艺撷余》)
 
       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然太白别有“捶碎黄鹤楼”之句,其于颢未尝不耿耿也。( 〔明〕瞿佑《归田诗话》)
 
       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
 
     浮云蔽日,长安不见,借晋明帝语,影出浮云,以悲江左无人,中原沦陷。“使人愁”三字,总结幽径、古丘之感,与崔颢黄鹤楼落句,语同意别。宋人不解此,乃以疵其不及颢作,觌面不识,而强加长短,何有哉?太白诗是通首混收,颢诗是扣尾掸收;太白诗自《十九首》来,颢诗则纯为唐音矣。(王夫之《唐诗评选》)
 
     按此诗二王氏并相诋訾,缘先有《黄鹤楼》诗在其胸中,拘拘字句,比较崔作谓为弗逮。太白固已虚心自服,何用呶呶?惟沈(德潜)评云: “从心所造,偶然相类,必谓摹仿崔作,恐属未然。”诚为知言。( 〔清〕徐文弼《诗法度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