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孟浩然》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9-02-13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解题】
 
此诗当是开元二十七年(739)李白过襄阳重晤孟浩然时所作。其时孟已五十一岁,次年即卒。孟浩然:唐代诗人,李白诗友,见前《夏日南亭怀辛大》诗“作者小传”。诗中赞美孟浩然终身隐居不仕的高尚品德,表示无限仰慕之情。疏宕而又精炼,质健而又豪迈,形象鲜明,意境浑朴。唯作为律诗,“前云‘红颜弃轩冕’,后云‘迷花不事君’,两联意颇相似。……兴到而成,失于检点”(谢榛《四溟诗话》卷三)。
 
 
【全诗】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③,白首卧松云④。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⑦,徒此揖清芬
 
 
【注释】
 
①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②风流: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气度人品。 
③红颜: 意同朱颜,指年少。轩冕: 古代卿大夫乘坐的车子和所戴的礼帽,泛指官位爵禄。 
④卧松云:指隐居山林。 
⑤醉月:月夜醉酒。中圣:指喝醉酒;古人把清酒称为圣人,把浊酒称为贤人。 
⑥迷花: 流连忘返于繁花之中。 
⑦仰: 敬慕。 
⑧徒此:只有在此。揖: 作揖,致敬。清芬: 指孟浩然高洁的品格。
 
 
 
【韵译】: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赏析】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像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鉴赏】
 
    安陆可谓是李白的第二故乡,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他写 道:“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壮丽的风景吸引 了他,在这里诗人大约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其间有些不太愉快的记忆,他 多次干谒当地官员未成,反而得罪安州刺史,以致“谤言忽生,众口攒毁”, 后来他把自己这段生活总结为“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於敬亭送从侄 耑游庐山序》)。但这十年,也有一些甜蜜与温馨的回忆。他高歌豪饮,语 惊四座,得到了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赏识,并与其孙女成婚。在这期 间,他往来襄汉,还结交了像孟浩然这样的朋友。《赠孟浩然》一诗,就是 此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的喜爱与景仰之意,写出了一位风流倜 傥、潇洒清远的雅士形象。
 
    当他见到孟浩然时,这位名动天下的隐士已经步入暮年。年少之时, 孟浩然就弃轩冕而不仕,在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与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 之间,选取了后者。李白曾拜访过韩朝宗,希望得到他的荐引,并称赞说: “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朝宗这位天下举子仰慕的名公巨 卿,曾想推荐孟浩然入朝为官。约定动身的那天,孟浩然正与友人畅饮, 旁人提醒他该出发了,孟浩然却斥责说:“既然已经饮酒了,哪里还顾得上 出仕那件事呢?”年老之后,孟浩然卧松云而固隐,常常在皓月当空的清 宵,把酒临风。清闲之时,则流连花月之中。其儒雅风流,着实让诗人仰 慕敬重。
 
    前人撰写赠诗,若对方擅长诗文,往往有意学其文风。此诗即学孟浩 然的“一气舒卷”而又不失李白本色,以一种悠然的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 慕之情,不斤斤于对偶声律,消散爽朗,不无风神飘逸之致,颇具古朴之 风。吴汝伦说:“一气舒卷,用孟体也,而其质健豪迈,自是太白手段,孟不 能及。”(《唐宋诗举要》卷四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