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战城南》原文、鉴赏和解读

2023-09-02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去年战,桑干①源;今年战,葱河②道。
        洗兵条支③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首诗沿用汉乐府旧题,而以现实为旨归。元人萧士赟云:“开元、天宝中,上好边功,征伐无时,此诗盖以讽也。”
        诗凡三换韵,随着韵脚的更换,诗的旨意也在步步深化。前八句极写征战的频繁和艰苦。作者着眼于时间和地域,通过它们的不断变换,形象、逼真地展现了一幅万里征战的图景,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一战与一战是如此的频繁,转战的距离又是如此的遥远,则艰苦与疲累自不待言。“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这是必然的结果。眼前征战如此,历史上的情形又怎样呢?下面四句回顾历史,突出征战的破坏性和长久性。匈奴习好杀戮,连年起兵,恰似农人年年从事耕作一样。农人一年四季辛勤耕作,盼望的是五谷丰登,天下太平,而杀戮造成的结果却是白骨遍布荒野,良田变成黄沙,到头来,恰恰是杀戮破坏了耕作。这里,作者以“耕作”与“杀戮”对举,看似比喻,实为深刻的揭露。由于
        匈奴的不断进犯,从秦到汉,战争的烽火就从未停息过,这代代不已的战争,给广大人民造成了何等巨大的苦难!“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这两句重复上文之意,对战争的长久性给以突出强调,同时,引启下面六句,进一步揭示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因为是“野战”,则死者必多;众多的士卒倒在血泊之中,令人联想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成语,心中已为之惊悚不已了,更哪堪一匹匹失去主人的战马向天悲鸣!更哪堪群集的乌鸦苍鹰争啄人肠,并把它衔挂在高高的枯树枝上!士卒的躯体已委身于草丛之中了,而那些指挥战争的将军们又得到什么了呢?
        诗意至此,已极为明显:无论是征战的频繁和艰苦,还是征战造成的破坏和历时的长久,抑或是征战本身的残酷和罪恶,都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战争是残杀的工具,统治者如果随随便便使用它,必定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末二句以此意作结,而又不全盘托出,只以“不得已而用之”点到为止,既深化了主题,达到了“刺黩武而戒穷兵”(《唐宋诗醇》)的目的,同时,又从侧面暗示了诗人对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两种态度。明乎此,我们也就可以正确理解在《塞下曲》、《从军行》等诗中,诗人为什么又以满腔激情来描写战争这一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