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而卒葬之,以故 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 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 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 六里,有穴窈然③,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 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 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⑤,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 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⑥,亦不能至 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 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⑦,余弟安国平父、安上 纯父。
【注释】 ①褒禅山: 在今安徽含山北。②浮 图:梵文音译,有佛、佛教 徒、佛塔等多种意思,这里 指僧人。舍:动词,居住。 址:这里指山脚下。③窈 (yǎo)然:幽暗深远的样 子。④拥:持。⑤夷:平 坦。⑥相:辅助。⑦庐陵: 今江西吉安。长乐:今福 建长乐。
【鉴赏】 本文是王 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 (1054)离任舒州通判赴 京途中路过褒禅山而写 的。名为游记,但不重 在表现山水之美、记游 之乐,而在记游的基础 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议 论,得出了两个道理: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象,常常在艰险、 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求之,方能于己无悔、于人无讥。 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之人必须“深思慎 取”。这两个观点反映了王安石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 风,对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 游之乐也”,包括第一、二自然段,写“褒禅山”名称来历,游历主要景点前 洞、后洞的见闻。第二部分从“于是予有叹焉”到“深思而慎取之也”,包 括第三、四自然段,写游山的心得体会。第三部分即第五自然段,从“四人 者”至最后,记同游者姓名。三部分除中间一部分说理,前后两部分都是 记游,就是中间一部分也没有完全脱离记游。可以说,《游褒禅山记》的基 本框架是游记文,但属于游记文的别格,它既记游,又说理,记游与说理平 分秋色,笔墨几乎是一半对一半。第二部分的说理非常富有创意。“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种议论暗藏比喻,借题发挥,别开蹊 径,结合游山阐述为学立业之道,指出研究高深学问、创建宏伟事业都要 不避险远,有志气、有毅力、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目的。这“志”“力”“物” 三者,作者有序安排。在三者中,作者强调的是“有志”,没有雄心壮志,一 切宏图伟业都无法实现,或求学探理,终究不能达到极境。当然只凭主观 努力,没有客观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也难以成功。这个见解何等高卓!
这种因事明理的写法独树一帜,引人注目。篇中“夫夷以近,则游者 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已成 为后人常引用的至理名言。全文宗旨在论为学创业之道,是个严肃的话 题,但因结合记游来写,笔调还是很轻松的。作者比较注意变换笔法,叙 事、描写、抒情、议论交替进行,尤注意闲文点染生趣,一块断碑不时提起, 全文逸兴满眼,余音不绝。
本文表面上是写作者游华山洞的见闻和感受,实际上是在抒发他勇 于探索事物真相的远大抱负和进取精神。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坚定思想, 故后来在熙宁变法中,敢于同强大的保守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 变法,力排众议。尽管后来失败,却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矣,其孰能讥之乎?”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游记正是他后来立身处世的座 右铭了。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337-3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