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定伯》 小说篇名。一作《宋定伯》。选自《列异传》。魏文帝曹丕作。或以为晋张华作。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定之方中》 《诗经·鄘风》篇名。《毛诗序》说:“美卫文公也。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漕邑,齐桓公攘戎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悦之,国家殷富焉。”宋朱熹《诗集传》:“卫为狄所灭,文公徙居楚丘,营立宫室,国人...
《寄黄几复》 宋诗篇名。黄庭坚作。潘伯鹰注:“《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此处说不希望落个‘良医’的空名倒把手臂三次打折了。按任渊注此句云:‘言其谙练世故不待困而后知也。’任语未得本意。”(《黄庭坚诗...
《小戎》 《诗经·秦风》篇名。《毛诗序》说:“《小戎》,美襄公也。备其兵甲,以讨西戎。西戎方强,而征伐不休。国人则矜其车甲,妇人能闵其君子焉。”宋朱熹《诗集传》:“西戎者,秦之臣子,所与不共戴天之仇也。襄公上承天子之命,率其国人往而征之,故...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 宋词篇名。欧阳修作。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梅尧臣在欧阳修处作客,有人称赞林逋咏草的词[点绛春]写得好,梅不服,填了一首[苏幕遮],欧阳修击节称赏并填了这首词。吴曾说:“不惟前二公所不及,虽置诸唐人温、李集中,殆与...
《崧高》 《诗经·大雅》篇名。《毛诗序》说:“《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宋朱熹《诗序辨说》:“此尹吉甫送申伯之诗,因可以见宣王中兴之业耳,非专为美宣王而作也。”《诗集传》:“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谢,而尹吉...
《巧言》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说:“《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巧言》,嫉谗致乱也。……此必有所指,惜史无征,《序》不足信。徒存空言以为世戒,俾知信谗之足以召乱也如此,旨亦微哉!”今人...
《常棣》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说:“《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宋朱熹《诗集传》:“此燕兄弟之乐歌’,清姚际恒《诗经通论》:“《集传》于首章谓‘此燕兄弟之乐歌’,于次章谓‘此诗盖周公既诛管、蔡而作’分两义...
《常武》 《诗经·大雅》篇名。《毛诗序》说:“《常武》,召穆公美宣王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然。”宋朱熹《诗集传》:“宣王自将以伐淮北之夷。”又说:“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非独兵威然也。《序》所谓因以为戒者是也。”也有人说是以乐为诗:...
《庆朔堂》 全名《甄月娥春风庆朔堂》。杂剧剧本。明朱有燉著。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以此剧入“雅品”,说:“范希文亦作是语乎?试观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之词,则亦一往有深情者。周藩作妓曲,无不极才情之变,此犹少逊之,而浑朴典雅,自非今人可...
《庐山高》 宋诗篇名。欧阳修作。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欧阳修曾云:“吾诗《庐山高》,今人莫能为,惟李太白能之”。王直方《诗话》云:“郭功父少时喜诵文忠公诗。一日过圣俞,圣俞曰:‘近得永叔书云:作《庐山高》送刘同年,自以为得意。恨未见此诗...
《开愁歌》 诗歌篇名。唐李贺作。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醉后叫天,天亦不知。浮云蔽塞,白昼凄迷。当此不堪为怀之际,赖有主人相劝,养此心骨,待时而行,莫为俗物填塞其中,先自失其本体也。”清姚文燮《昌谷集注》:“当秋凋折,芳色易摧。年少羁迟...
《弈喻》 散文篇史。清钱大昕作。今人陶型传说:“以下棋作喻,披露了人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而不容易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一普遍性弊病,从而启发人们要善于公允地对待别人,正确地看待自己。”(《古文鉴赏大辞典》)今人张中行《文言文选读》说:“主旨在警...
《张释之冯唐列传》 《史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作《张释之冯唐列传》。”明代茅坤说:“张释之学问作用,大略从黄老中来。”又说:“冯唐无他卓显处,特以其论将帅一段为绝古令,遂为...
《归鸟》 诗篇名。东晋陶渊明作。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说:“《归鸟》四章,一章和风,二章接清阴句下,三章日夕气清,四章寒条,具四时意。”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一引沃仪仲说:“总见当世无可错足,不如倦飞知还之为得。‘已卷安劳’,是全篇心事。四...
《形影神》 组诗名。分《形赠影》、《影答形》、《神释》三首。东晋陶渊明作。宋叶梦得《玉涧杂书》说:“陶渊明作形影相赠与神释之诗,自谓世俗惑于惜生,故极陈形影苦,而释以神之自然。”清马墣《陶诗本义》卷二说:“渊明一生之心,寓于《形影神》三诗之...
《得驺虞》 全名《神后山秋狝得驺虞》。杂剧剧本。明朱有燉著。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题剧名《获驺虞》,入“雅品”,说:“永乐间驺虞出于中州神后山,周藩作乐府以颂其盛。词如朱瑟冰弦,可以荐之明堂清庙。”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此剧亦吉祥文字。...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词篇名。辛弃疾作。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为“于悲壮中见浑厚”。近人梁启超说:“此南渡之感。”(《艺蘅馆词...
《怨歌行》 诗歌篇名。又名《团扇诗》、 《纨扇诗》。此诗见于《文...
《息宰河》 传奇剧本。明沈嵊著。清李渔《闲情偶记》认为此剧“不施浮采,纯用白描,大是元人后劲。予初阅时,不忍释卷。及考其声韵,则一无定轨,不惟偶犯数字,竟以寒山、桓欢二韵合为一处用之,又有以支思、齐微、鱼模三韵并用者,甚至以真文、庚青、侵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