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词篇名。温庭筠作。清张惠言说:“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词...
《蜀相》 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仇兆...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词作品。北宋晏殊作。此词写离愁别恨,主人公是谁,沈祖棻认为“就是作者”(《宋词赏析》)。顾易生说:“至于本篇的主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词中虽未明言,看来应属女性。”认为本篇刻画的是“闺中少妇对远人的凝想”(《唐宋词鉴赏...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何(义门)曰:‘不用儒臣,则终无仁政,盗何由弭?右辅且然,况议河北哉!故终之不忍闻也。’胡震亨曰:‘天宝事何可复道?末及近事,乃生色耳。’……浩曰:朴拙盘郁,拟之杜公《北征...
《西塞山怀古》 诗歌篇名。唐刘禹锡作。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长庆中,元微之、梦得、韦楚客同会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曰: ‘王浚楼船下益州,……’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
《西洲曲》 乐府《杂曲歌辞》名。关于此诗的作者和时代,曾有不同的说法。《玉台新咏》以为江淹作。《乐府诗集》题作“古辞”。明清人的古诗选本或以为晋辞,或以为梁武帝作。今人一般认为,此诗当为经过文人加工的南朝民歌。关于此诗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甚...
《观猎》 诗歌篇名。唐王维作。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胡应麟曰:右丞五言,工澹闲丽,自有二派。‘楚塞三江接’、‘风劲角弓鸣’、‘杨子谈经处’等篇,绮丽精工,沈、宋合调者也;‘寒山转苍翠’、‘寂寞掩柴扉’、‘晚年惟好静’等篇,幽闲古澹,储...
《触龙说赵太后》 散文篇名。选自《战国策·赵策四》。题目是后人所加。‘触龙’,《赵策四》原作‘触詟’。《史记·赵世家》及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均作触龙。其文云:“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詟,盖将‘龙言’二字连书之误。宋鲍彪说:“触龙、...
《论诗·只眼须凭自主张》 诗歌篇名。清赵翼作。关于“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两句,赵翼《杂书所见》其三说:“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矮人...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唐文篇名。韩愈作。《五百家注》引王安石说:“退之善为铭,如王适、张彻铭尤奇也”。明茅坤说:“澹宕多奇”。(《唐宋八大家文抄》)清何焯云;“一妻耳,犹漫言官人而得之,则何事不困于无资地而不能自出乎?书此以见其穷,所谓微而...
《谋攻》 散文篇名。选自《孙子兵法》。春秋孙武作。“谋攻”,就是用谋略战胜敌人。今人邓泽宗等《武经七书注译》说:“本篇主要论述作战的目的,在于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也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所谓‘全国为上,破国...
《谏逐客书》 散文篇名。秦李斯作。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说:“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诗歌篇名。唐韩愈作。今人止水《韩愈诗...
《贺新郎·纤夫词》 词篇名。清陈维崧作。今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贺新郎·赠苏昆生》 词篇名。清陈维崧作。作者于题下自注云:“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在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赠《楚两生行》。”清吴伟业《楚两生行·序》说:“蔡州苏昆生,维扬柳敬亭,其地皆楚分,而又客于楚,左宁南驻武...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 ‘离离原上草,……’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
《轻肥》 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原为《秦中吟》十首之七。白居易《秦中吟》序:“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今人霍松林《白居易诗译析》:“据史书记载:元和三年冬至四年春,江南大旱。白居易曾和翰林...
《进学解》 唐文篇名。韩愈作。唐孙樵说:“韩吏部《进学解》,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鞚勒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与王霖秀才书》)《旧唐书·韩愈传》记载:“(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远游》 楚辞篇名,旧谓战国屈原作。近代研究者多认为不可信。汉王逸《楚辞章句》说:“《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上为谗佞所谮毁,下为俗人所困极,章皇山泽,无所告诉,乃深惟元一,修执恬漠,思欲济世,则意中愤然,文采铺发...
《邵公谏弭谤》 散文篇名。选自《国语·周语上》。题目是后人所加。一作《召公谏厉王止谤》。三国时韦昭《国语解》说:“厉王,恭王之曾孙、夷王之子厉王胡也。谤,诽也。邵公,邵康公之孙穆公虎也,为王卿士。”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说:“前说民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