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2018-04-23 可可诗词网-杜甫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首诗是赞美诸葛亮的。所咏古迹是夔州的武侯祠。清·金圣叹《杜诗解》说:“首句如疾雷破山,何等气势!次句如落日掩照何等苍凉!三句虚想当年;四句实笑今日也。寺中旧为‘玉殿’,旦下却无,是无是有,是有是无,一语闪烁不定。‘翠华’、‘玉殿’,又极声势;‘空山’、‘野寺’又极苍凉。只一句中,上下忽变,真是异样笔墨。”说这首诗“非幸其君臣一体,正伤其君臣无别也”。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 yǒnɡ huái ɡǔ jì wǔ shǒu · qí wǔ 》 
    《 咏   怀   古 迹 五 首   · 其 五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zhū ɡě dà mínɡ chuí yǔ zhòu , zōnɡ chén yí xiànɡ sù qīnɡ ɡāo 。 
    诸  葛 大 名   垂   宇 宙   , 宗   臣   遗 像    肃 清   高  。 
    sān fēn ɡē jù yū chóu cè , wàn ɡǔ yún xiāo yì yǔ máo 。 
    三  分  割 据 纡 筹   策 , 万  古 云  霄   一 羽 毛  。 
    bó zhònɡ zhī jiān jiàn yī lǚ , zhǐ huī ruò dìnɡ shī xiāo cáo 。 
    伯 仲    之  间   见   伊 吕 , 指  挥  若  定   失  萧   曹  。 
    fú yí hàn zuò nán huī fù , zhì jué shēn jiān jūn wù láo 。 
    福 移 汉  祚  难  恢  复 , 志  决  身   歼   军  务 劳  。 
  • 《詠懷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于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複,志決身殲軍務勞。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 ①宗臣:世所景仰的名臣。肃:肃然起敬意。
     
     ②纡筹策:尽心筹划谋略。云霄一羽毛:如同鸾凤高翔,独步云霄。
     
     ③伯仲句:意为诸葛亮的才干、功业在伊尹、吕尚之间不相上下。伊吕:伊尹辅助商汤,吕尚辅助周文王、周武王都成大业。失萧曹:使萧何、曹参失色,表示佩服。萧曹二人均刘邦谋臣,辅佐刘邦立下大功。
     
     ④运:指国运。祚:皇位。志决身歼:决心以身献国。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方面是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说:“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说:这一评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读者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得挂齿。诗句写得这样曲折跌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这首诗通篇议论但不空泛,句句含情,层层蓄势,到诗的尾联达到高潮:“志决身歼军务劳。”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是诗人在夔州瞻仰武侯祠而写下的赞颂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而叹惋其壮志未酬的一首诗。
     
          首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诗人以热情的笔调先写诸葛亮的影响: “大名垂宇宙”,即名震寰中,誉满海外。接着写进庙瞻望诸葛亮的印象: 一代重臣,高风亮节,肃穆清高,使人倍感敬仰。
     
           颔联: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诗人由敬慕之情转入对诸葛亮事业的赞美。诸葛亮协助刘备虽处劣势,但用尽计谋策略,完成《隆中对》中的设计,占据荆州、益州,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形成蜀、魏、吴鼎足而立的局面。他这种绝世之业真好比鸾凤高翔,独步云霄。真是万古千载,令人敬仰! 如果说上联是就空间而言,这联则是就时间而语,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创建的伟业!
     
           颈联: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诗人再具体论述诸葛亮的德才、功绩。他的德才与辅佐成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吕尚不相上下,其开国之功足可以与他们比美。这是就文治而言。就武功而论,协助刘邦平项羽、立汉朝、消灭异姓诸侯王的萧何、曹参,诸葛亮指挥若定的才能比他们就高明多了。在诸葛亮面前,萧何、曹参只能黯然失色。诗人以四位古人作比,表现了对诸葛亮的极度崇尚之情!
     
           尾联: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以惋惜笔调,指出诸葛亮尽管竭平生之力,但天不与汉,复汉大业终难成功,他自己反因军务繁难,积劳成疾,死于征途。这是对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他“出师未捷”,壮志未遂的叹惋。
     
    全诗名为咏怀古迹,实为议论诸葛亮的事功人格,但议而不空,论而含情,层层推进,波澜迭起,情炽气豪,涤人肺腑,是咏古诗中的千古名篇。
     
  •        此诗为《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五首,内容是咏武侯祠。
     
             这一首直接第四首,可以连读。杜甫咏先主刘备,于篇末点出武侯祠,以颂君臣一体,虽前有《蜀相》之作,然景仰诸葛之情犹觉未尽,便再为七律一首,与《蜀相》堪称双璧。
     
           诗的前四句称颂诸葛大名永垂不朽。起句有雷霆万钧之力,吐尽胸中仰慕之情。大名鼎鼎,万世流传,宇宙无穷,名亦不朽。第二句写瞻仰孔明的遗像,令人肃然起敬。一代重臣,万世宗师的诸葛武侯,其清正廉明,高风亮节,将永存天地之间。“肃清高”描绘了诸葛亮的格调丰神,栩栩如生,乃诗中之画。“三分”句盛赞诸葛亮的政见和政绩。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及事刘备,运筹帷幄之中。象诸葛亮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亘古未有,恰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无与为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羽扇纶巾的潇洒风度,简直超然物外,飘飘欲仙,令人高山仰止。“一羽毛”正和“肃清高”相承,比喻含蓄。
     
          后四句痛惜诸葛亮大功未成。“伯仲”一联紧接上联,以烘云托月之法,突出诸葛亮的大智奇才。诸葛亮可跟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开国大业的吕尚媲美,所谓“伯仲之间”;至于汉高祖的谋臣萧何、曹参,在胸有成竹、从容指挥上都逊孔明一筹。两句对仗,一扬一抑,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高大。然而汉朝的气数已尽,再也不能恢复。诸葛亮在鞠躬尽瘁之后只得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正应验了诸葛亮“成败利钝,非臣逆睹”的预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一再表达对诸葛亮的惋惜同情,这和他晚年的政治失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因为此,他的诗才写得感情真挚,吐如心声,动人魂魄,催人感奋。
     
         “五首托兴最远,有纵横万古,吞吐八极之概。”(《杜诗镜铨》)“识高笔老,而章法之变,直横绝古今。”(《杜诗详注》)前人之评甚当,这首怀古诗立意高远,谋篇宏伟,不蹈袭前人,不重复己作,巨笔挥洒,凌空扫来,抒情强烈,议论精辟,妙语如珠,警句迭出。这首诗的影响亦很深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句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当是由杜诗化来。
  •      首联直抒胸臆,赞美诸葛亮名垂千古,表明拜谒武侯祠时对诸葛亮的崇敬心情。颔联歌颂诸葛亮的功业与品德,赞美他运畴帷幄、三分天下的功业,歌颂他的品德也像高翔于天的鸾凤,为世人所景仰。颈联通过与古代贤臣贤相的比较,进一步赞美诸葛亮的才能。说他和伊尹、姜尚不相上下,远远超过萧何、曹参。尾联赞美他虽大功未成,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
     
        清人陈秋田在《杜诗镜铨》里说这首诗“小视三分,抬高诸葛,一结归之于天,识高笔老,而章法之变,横绝古今”。《咏怀古迹》五首都是杜甫在夔州所作,五首之间互相联系,而又独立成章,咏古迹,怀古人正是为了感怀自身,其主题都是对统治者昏庸的揭露,对得遇明主能够建功立业的渴望。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