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其二

2023-05-14 可可诗词网-杜甫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第二首,写于第一首的数日之后。这时候杜甫大概已经听说李白遇赦的消息,只是不了解他的近况、行踪,特别想到两人都在流浪中,何时能够见面,实在难以预料,于是又赋了这首诗,表达他的怀念。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 mènɡ lǐ bái èr shǒu · qí èr 》 
    《 梦   李 白  二 首   · 其 二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fú yún zhōnɡ rì xínɡ , yóu zǐ jiǔ bú zhì 。  
    浮 云  终    日 行   , 游  子 久  不 至  。  
    sān yè pín mènɡ jūn , qínɡ qīn jiàn jūn yì 。  
    三  夜 频  梦   君  , 情   亲  见   君  意 。  
    ɡào ɡuī chánɡ jú cù , kǔ dào lái bú yì 。  
    告  归  常    局 促 , 苦 道  来  不 易 。  
    jiānɡ hú duō fēnɡ bō , zhōu jí kǒnɡ shī zhuì 。  
    江    湖 多  风   波 , 舟   楫 恐   失  坠   。  
    chū mén sāo bái shǒu , ruò fù pínɡ shēnɡ zhì 。  
    出  门  搔  白  首   , 若  负 平   生    志  。  
    ɡuàn ɡài mǎn jīnɡ huá , sī rén dú qiáo cuì 。  
    冠   盖  满  京   华  , 斯 人  独 憔   悴  。  
    shú yún wǎnɡ huī huī , jiānɡ lǎo shēn fǎn lèi 。  
    孰  云  网   恢  恢  , 将    老  身   反  累  。  
    qiān qiū wàn suì mínɡ , jì mò shēn hòu shì 。 
    千   秋  万  岁  名   , 寂 寞 身   后  事  。 
  • 《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  
    1.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2.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3.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4.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5.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6.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冠盖:指代达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7.孰云:谁说。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8.这两句说: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立白》诗二首。 
     
      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梦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别”发端,下篇以“身后”作结,形成一个首尾完整的结构;两篇之间,又处处关联呼应,“逐客无消息”与“游子久不至”,“明我长相忆”与“情亲见君意”,“君今在罗网”与“孰云网恢恢”,“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与“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等等,都是维系其间的纽带。但两首诗的内容和意境却颇不相同:从写“梦”来说,上篇初梦,下篇频梦;上篇写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写清晰真切的形象。从李白来说,上篇写对他当前处境的关注,下篇写对他生平遭际的同情;上篇的忧惧之情专为李白而发,下篇的不平之气兼含着诗人自身的感慨。总之,两首记梦诗是分工而又合作,相关而不雷同,全为至诚至真之文字。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第二首,写于第一首的数日之后。这时候杜甫大概已经听说李白遇赦的消息,只是不了解他的近况、行踪,特别想到两人都在流浪中,何时能够见面,实在难以预料,于是又赋了这首诗,表达他的怀念。
     
         “浮云终日行”句兴起,说明李白游踪不定,杜甫翘首以盼,“游子终不至”,致使焦思苦虑的诗人“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两人的情谊非同一般,这样写,亲切感人。
     
      “告归”四句,叙述梦中李白的谈话和心事。他说,来时那样的艰难,告别又太匆匆,江湖风大浪险,舟楫常有沉没之患,“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两句,与第一首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对照,说明李白梦中的诉说与杜甫的担忧是一致的。当然,这两者实际上都是杜甫思想的反映,这里借梦中的李白口中诉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友爱和关切。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这两句写梦中李白离去的情景,上句写李白出门搔着白发,凄凄凉凉;下句“若负平生志”的“若”字,是仿佛之辞,是对梦中人的行动、内心活动的揣拟描写,表现李白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诗的最后一部分,即“冠盖”以下六句,写梦醒之后,即梦境之外,以议论代抒情,代李白鸣不平,同时抒写自己的愤慨。“冠盖满京华”意谓达官显宦满长安,“斯人独憔悴”,为什么独独让李白遭受不幸,几乎穷困而死呢? “孰云网恢恢?”谁说天道公平呢?这四句慷慨议论,悲愤至极。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肯定李白的诗文一定会流传后世,但那毕竟是“寂寞身后”的事情。结尾二句是感慨,也说明杜甫的卓识远见,对李白的正确估价。
    这两首诗,不只显示出李、杜的深厚友谊,也显示了李白、杜甫在天宝后动乱中的悲惨遭遇。
  •  
          此诗紧接前诗,前四句写三夜频梦李白。开篇以比兴领起: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 (李白) 却不可见。《古诗十九首》 中有: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由此引出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与前诗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一样,这里是从诗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两人的友情深挚。
     
          “告归” 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 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 “来一趟多么不易啊! 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 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 第三四句是李白 “恐失坠” 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 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李白枯槁惨淡之状,历历在目,令人潸然泪下!
     
        “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 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 “将老” 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 这哪里有“天网恢恢”之事?鲜明的对比,深情的斥责,表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强烈愤恨!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诗才尽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惨,“身后” 寂寞无知,又有何用呢! 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无限心事。
     
        此诗与前诗相呼应。前诗以 “死别” 发端,此诗以 “身后” 作结,浑然一体。前诗写初梦,此诗写频梦; 前诗写疑幻疑真,此诗写形象清晰; 前诗重在对李白当时处境的关注,此诗则表对他生平遭遇的同情; 前诗忧惧之情独为李白而发,此诗不平之意兼含诗人的感慨。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而表现不一,足见诗人高超的诗艺,同时又表达了人间之至真至诚之至情。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