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诗词简介:
此诗系王维后期作品。写山居生活,虽句句绘景,但景中寓情,处处渗透出清静闲逸的情调。前二句总写景境,空寂阔大,给人以静谧、遗世的感觉。三、四句写山居之幽僻。表现了“齐物我”的哲人境界,五、六句写近景,对翠竹与红莲的描写既为山居增添了韵味,又使我们从那入微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中,窥见作者留连于自然的逸志闲情。七、八两句由近而远,是一幅安平美好的农人晚归图,它为诗歌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情趣。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山居即事》.[唐].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 《 shān jū jí shì 》《 山 居 即 事 》.[ tánɡ ]. wánɡ wéi..[ 唐 ]. 王 维 .jì mò yǎn chái fēi , cānɡ mánɡ duì luò huī 。寂 寞 掩 柴 扉 , 苍 茫 对 落 晖 。hè cháo sōnɡ shù biàn , rén fǎnɡ bì mén xī 。鹤 巢 松 树 遍 , 人 访 荜 门 稀 。lǜ zhú hán xīn fěn , hónɡ lián luò ɡù yī 。绿 竹 含 新 粉 , 红 莲 落 故 衣 。dù tóu yān huǒ qǐ , chù chù cǎi línɡ ɡuī 。渡 头 烟 火 起 , 处 处 采 菱 归 。
- 《山居即事》.[唐].王維.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寂寞时的茅舍,柴扉总掩着,暮色里透过残阳一抹。
茅舍四周的松林里,遍是鸟儿雀儿们的巢窝,很少有客造访寒舍。
春光映照着尚含着一层白粉的嫩竹破土,秋晖里,我观赏着红莲的花瓣脱落。
蓦然间,远处的渡头已点起了灯火,处处都响着采菱女的歌。 - 【注释】 ①柴扉:柴门。②筚门: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门。同柴扉一样,都指简陋的门户。③“嫩竹”句:指幼嫩的竹子上还带着一白粉。
- 【集评】 明·钟惺:“松老从‘遍’字看得出。”(《诗归》)清·张谦宜:“《山居即事》:‘鹤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寂寞中景色鲜活”。(《茧斋诗谈》卷五)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首联二句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他引用了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诗句。顾安《唐律消夏录》谓此诗首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其实不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寞之感。颔联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此联“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颈联对句引用庾信《入彭城馆诗》:“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这一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最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此诗虽然写出了作者惬意的生活,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 此诗与《山居秋暝》相若,都写山居情致。成就不如后者,但也别有风味。首联“寂寞”深“掩”,“苍茫”独“对”,给以人遗世落寞之态,颔联“鹤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在此静谧索寞中平添几分鲜亮活气。颔联写近景,结联渐摇至远,再由远渐近,“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与“莲动下渔舟”,均可视为采菱夜归妙图。
今日更新
-
过太乙观贾生房
[2018-10-06]
-
双黄鹄歌送别
[2018-10-06]
-
赠吴官
[2018-10-06]
-
早春行
[2018-10-06]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