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2023-04-03 可可诗词网-王维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唐代王维的五言律 诗。开元二十五年 (737) 春,河 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 维以监察御史的身分出使西北边塞 慰问,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 官。这首诗就写于去幕府途中。全 诗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 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 骑,都护在燕然。”单车,一辆 车,表示车骑随从少。欲,将要。 问边,慰问边塞将士。属国,一说 是“典属国”的省称,是秦汉时的 官名,唐代有时指使臣。王维用以 自称; 一说属国在东汉是州下的行 政区名,凉州有居延属国,因而 “属国过居延” 即 “过居延属 国”。两说都可通。征蓬,随风飘 转的蓬草。汉塞,汉代设置的关 塞,这里指唐代的关塞。孤烟直, 古代边塞烧狼粪报警,据说这种烟 是直的。长河,大河。萧关,唐代 县名,县府所在地在今宁夏同心东 南。候骑,骑马的侦察通讯兵。都 护,官名,镇守边疆的都护府的最 高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燕 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 杭爱山。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 单于 (chán yú蝉娱) ,登燕然山 刻石记功而还; 这里指最前线。这 首诗是说,轻车简从要去慰问边 防,我将经过西北的居延。蓬草随 风飘出塞外,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 人居住地区的天空。广阔的沙漠一 根烟柱直直升起,大河上落日正 圆。在萧关遇上了骑马的通讯兵, 他说河西节度使亲临前线。“大 漠”两句是常为人们称道的名句。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 shǐ zhì sāi shànɡ 》 
    《 使  至  塞  上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dān chē yù wèn biān , shǔ ɡuó ɡuò jū yán 。 
    单  车  欲 问  边   , 属  国  过  居 延  。 
    zhēnɡ pénɡ chū hàn sāi , ɡuī yàn rù hú tiān 。 
    征    蓬   出  汉  塞  , 归  雁  入 胡 天   。 
    dà mò ɡū yān zhí , chánɡ hé luò rì yuán 。 
    大 漠 孤 烟  直  , 长    河 落  日 圆   。 
    xiāo ɡuān fénɡ hòu qí , dōu hù zài yàn rán 。 
    萧   关   逢   候  骑 , 都  护 在  燕  然  。 
     
  • 《使至塞上》
    .[唐].杜甫.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大意】独自远离长安,轻装前往边塞。我作为朝廷派出的劳军使者,已经到 了居延地区。广阔的沙漠中,一道笔直的烽烟正静静地向上升腾;奔腾 东去的黄河上方,一轮浑圆的夕阳正慢慢往下降落。这里是边疆要塞, 和胡人只有一箭之隔,风一吹,就能把蓬草刮出国土;抬头远望,一行行 北去的大雁眨眼间已飞临胡地的上空。到了萧关,遇到了侦察的骑兵, 他们告诉我,统帅正在燕然前线作战。


    【逐句翻译】
    单车欲问边①,我轻车简从去慰劳三边,

    属国过居延②。以使臣的身份到达居延。
     
    征蓬出汉塞③,像蓬草一样飘卷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④。如飞雁一样奋翮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⑤,大漠上孤烟笔直地升起,
     
    长河落日圆。长河落日显得尤为浑圆。
     
    萧关逢候骑⑥,行经萧关逢见侦察骑兵,
     
    都护在燕然⑦。说是边帅已经到达燕然。
     

  • 【注释】

    ①“单车”句:单车,驾一辆车,言轻车简从。边,边疆,此指戍守边疆的将 士。

    ②属国:汉时官名,即典属国。这里代使臣,乃王维自指。居延:边塞地区,在今甘 肃张掖县西北。③征蓬:飞蓬,喻漂流在外的游子。南朝梁吴均《闺怨》之一:“胡笳屡 悽断,征蓬未肯还。”汉塞:指边塞居延。

    ④胡天:胡人的天地,此指吐蕃地域。

    ⑤孤烟 直:直上的烽烟。宋陆佃《埤雅》:“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⑥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候骑:巡逻侦察的骑兵。《史记·匈奴列 传》:“候骑至雍甘泉。”

    ⑦都护:都护府长官。借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即今蒙古 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后汉窦宪曾大破匈奴北单于,勒石燕然,纪功而还。(见《后 汉书·窦宪传》)
     
  • 【集评】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 知然者,以其沉吟 ‘推敲’ 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 ‘推’ 或 ‘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 ‘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 ‘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 ‘现量’ 也。” (《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 (卷五):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景如画,工力相敌。” (《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曹雪芹《红楼梦》(四十八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 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现在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我近来隐约感受到了自 己处境的尴尬,似乎朝廷有人排挤我。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这 使我分外激动,但是另一方面我的担忧还是最终发生了,皇上命我以监察 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名义上是出使边塞,实际上却是我远离 朝廷的开始,于是我踏上了漫漫黄沙之途。
     
    在前方等待我的将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漫天飞舞的狂沙如同金子 般洒落在人烟稀少的土地上。前方的路很遥远,一辆轻车载上我的激情 和热情,我将出发去那神圣的西北边塞,慰问保家卫国的战士。我愿自己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 天”。带着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从关中平原翻 山越岭,历尽艰辛的跋涉,一步步地走出唐关汉塞,真可谓踏破无数木屐, 走遍万里行程。茫茫的边塞展现给我的是怎样的一个神奇画面啊! 置身 于广袤的塞外,映入我眼帘的只有两个镜头: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烟缘 何“直”?我时常感慨人的渺小,如今身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漠,种种感慨更 是油然而生。

    望不到尽头,穿不透边际的沙漠上,唯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 股袅袅浓烟显得格外醒目也分外孤单,似乎有直入云霄的气势。落日缘 何“圆”?从天滚滚而来的黄河之水划过这寂静孤傲的大漠,恰似绵长的 马群咆哮而过,留下一蹄烟云。泛黄的天空,孤伤的心情,伴随着一轮塞 外的圆日,仰首长望,日永远都是圆的,而此时此刻的太阳映照着茫茫黄 沙,时刻撞击着我的忧郁和悲伤,显得是圆而又圆,分外落寞。为何这一 轮圆日尽是夕阳西下而非旭日东升呢?莫非如同我此刻的心情?虽说身 为人臣,君让往西,臣不敢赴东。然而我却是带着遭受排挤的苦闷奔赴边 塞的,前途茫茫,敢问路在何方?待到萧关,从候骑口中打听到大军统帅 已亲临前线,战事已推进一步,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 的西北边陲。我的心情开始狂喜同时又指责自己,是排挤又如何呢?我 不是亲耳听到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了吗?
     
    不管路在何方,我将用满腔热情赞美祖国的河山,歌颂这茫茫黄沙飞 舞、闪耀着金子般光芒的土地。
     
  •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吐蕃获胜,同年秋,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凉州劳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此诗即是出塞途中所作。
     
    首句“单车欲问边”,点出此行的事由,是要去边疆察看,宣慰边塞将士。“单车”二字,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后的孤独寂寞之感。独自远离长安,轻车出塞。道出何方? “属国过居延”,居延是所经之地,“属国”,即典属国之简称,本为秦汉时的官名,这里代指使臣,王维自指。“居延”在西北边塞,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承首联而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这里借以自喻。古诗中常以飞蓬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诗人却以此比作一个肩负王命的大臣,正宣泄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有激愤,有抑郁,又有如大漠飞蓬、长空孤雁、浪迹天涯的粗犷豪放和不由自主的怅惘。“归雁”句,即景设喻,以此自比,是叙事,又是写景。落日黄云,大野苍茫,诗人举目苍天,唯见遥空断雁,振翮翩飞,怅然之情,油然而至,可谓一笔两到,贴切自然。这一联以景语叙内心之郁积,语不涉人事,使人如闻山巅水涯,壮士长啸。“征蓬”与“单车”、“归雁”与“属国”各相呼应,经纬成文。万里行程,共以十个字轻轻带过,并以“出” “入”二字承接照应,气势流转而整饬精炼。
     
    颈联转写边塞风光,境界大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雄健粗放的线条,勾勒出沙漠日之夕时的壮观景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表达了诗人对这绝域风光的由衷赞叹之情。“孤烟”,指烽火台燃起的浓烟。宋陆佃《埤雅》云: “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赵殿臣注云: “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二说可参读。绝域荒凉无物,风沙连绵中,唯黄河横亘其间,奔腾流走,如此景观,非“长河”的“长”字不足以体现。“落日”,本给人以自伤沦落之感,但一入此联,气格迥异,成就了一种阳刚之气、雄壮之美。且在大漠、孤烟、长河这类粗犷平直的线条中,糅入了曲线之美,化板滞为飞动,使全句意境神完气足,精彩四溢。《红楼梦》中,曾借香菱之口,对此赞不绝口。如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此联是诗笔之重点,王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的启示性,唤起读者对光、线、色、态的丰富联想,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而富有立体感的画图。这里,既有广袤的平面,又有垂线与圆体,静中有动,点中有面。一直一曲,一升一落,相向而行,给人以一种时空交感、雄浑苍凉的历史感和使命感。无怪乎王国维要惊呼此两句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了。在这里,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已为大漠长风荡涤一空,而代之以雄豪乐观的豪壮的热忱,可谓语壮气豪。
     
    尾联与首句“问边”呼应,写自己已达边塞。“萧关”,为关中通向塞北之要道,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候骑”,骑马的侦察兵。诗人万里赴边陲,路遇候骑,便急切地问起了战况和将领所在。“都护”句,巧借兵士之口,写出了将领所在。“都护”,为边塞都护府的长官,此借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即是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后汉时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曾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这里指代前线。臣使带着朝廷的奖赏犒劳将士,将士却仍在前线酣战,诗人不从正面渲染戎马沙场,却抓住了这一典型细节,写出了将士建功报国的士气和声威,暗示了唐军必胜,颂扬之情,溢于言表。
     
    此诗顺路而写,首尾呼应,境界壮阔,景中寓情,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
     
     
  •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这首诗即记述这次出塞宣慰之事,它的可以称道之处却在塞上景色的描绘。
     
    开头两句是出使塞上的简单记述:诗人轻车简从去慰问塞上将士,来到凉州的居延属国(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这里已是塞上了。
     
    诗人的“单车”继续前进,坐在车中诗人感到它象飞蓬(蓬草)一样随风飘摇,行踪难定地飘出了汉塞。车外是一派春末的景色,抬头望去,大雁排着人字飞入了吐蕃国的天空。走着走着,面前突然出现了令人惊奇,令人赞叹的景观:广袤的沙漠上燧烟袅袅地、笔直地升上了天空,又圆又大的夕阳正慢慢地向黄河落去。“大漠”与“孤烟”,“长河”与“落日”,这是多么鲜明而壮观的对照。它构成一个寥阔、旷远、静穆、雄浑的意境。这正是塞上特有的自然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成为令人千古称赞的佳句。有了这两句则整首诗一下子跳起来,充满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然而,诗人的“单车”没有停留,诗人也不能沉醉在这异地的迷人的自然风光之中,他是有重任在身呵。结尾两句又是事情的记述:来到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源县东南),遇到了骑马的侦察兵,向他们询问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的所在。他们告诉诗人:都护正在燕然山。
     
    作为出使塞上一事的记述,这首诗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它的好处全在自然风光的描绘。王维是个善于画山水的人,也是个善于写山水的人。塞外使诗人领略到另一番雄浑奇特的自然风光。他的胸襟顿时开阔了,诗笔也变得雄浑豪放起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将“长河落日圆”赞誉为“千古壮观”的境界,这是公正的评价。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