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 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 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开篇直叙,夜宿村野的茅草店, 简陋、寒冷,彻夜不成眠。既睡不 着,于是词人一大早就上路了。“残 月照吟鞭”,化用文同“吟鞭摇岭 月,倦枕拂溪云”诗意,既点明了登 程的时间,又勾勒出词人骑马悠然自 得的情态。吟鞭,诗人的马鞭。清晓 时分,一钩残月在天,清影在地,月 华中词人边摇着马鞭,边吟咏诗句。 路边的野菊,幽香阵阵。大有“马穿 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 偁《村行》) 的意趣。但词人不是野 游,所以当天空中飘落蒙蒙细雨的时 候,不是“斜风细雨不须归”,而是 催马扬鞭加快了速度,赶到了渡口, 登上了渡船。

下片写登舟后所见所思。词人于 舟上举目远眺,但见水天一色,沙鸥 翔集。“鸥似雪”,不但喻鸥之白, 亦写鸥之多。群鸥似雪翻飞,飘飘洒 洒的迷离意境,幻化了词人惝恍的思 绪,忽而忆起当年离家的情景,忽而 又跳跃到与家人团聚的遐想,仿佛见 到僮仆候门,稚子牵衣,并笑其两鬓 已斑白了。童,僮仆;稚,幼儿;华 颠,即花白头发。《后汉书·崔驷 传》云:“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 子而报赵。”结句是全词的主旨,揭示 出词人久别将归的喜悦心情。难怪其 夜不成眠,侵晨上路,催上渡船,一 路兴致勃勃了。在表现手法上是运用 古典诗词中就对方落笔的侧面手法, 不写自己盼归,而写家人倚门望归, 深婉曲折地表达游子思念之切,人未 归,心已归。从《诗经·豳风》中的 《东山》,到杜甫的《月夜》,都使 用过这种手法,在宋词中更被普遍运 用,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 亦即如此。

小词意境恬淡优美,词笔亦轻灵 自然。语短情长,词人久别将归的欢 悦之情随处可见。此篇可当《归去来 辞》看。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