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千里伤春,江南三月,故人何处汀州。满簪华 发,花鸟莫深愁。烽火年年未了,清宵梦、定绕林 丘。君知否,人间得丧,一笑付文楸。

幽州。 山偃蹇,孤云何事,飞去还留?问来今往古,谁 不悠悠。怪底眉间好色,灯花报、消息刀头。看 看是,珠帘暮卷,天际识归舟。

吴激作为南人出使金国而被拘, 其虽被金统治者礼遇并累官至翰林待 制,但思乡怀旧企盼南归的焦渴心思, 是可以理解的。这首辑自《永乐大 典》的《满庭芳》即抒发了思归与对 人生遭际的感受相掺杂的复杂情思。 吴激是在金皇统二年(1142)被任命 出知深州(今河北省深县)的,深州 在河北中部,与金国其时的京城开封 相比,是往北而不是南移,从词的情 境看,此篇似即写于此时。吴激在这 一年到任后三天就亡故,他写这首 《满庭芳》时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 词中“人间得丧,一笑付文楸”以及 “满簪华发”之语是贴切的,“消息 刀头”的典故的运用也与其时盼南归 不得的心境相吻合。

作为“吴蔡体”代表作家之一, 吴激词雅洁疏朗,意不曲深艰涩,较 易把握。此词起首“千里伤春”三句, 从空间阻隔的遥远难及角度倾诉着满 怀忧苦,从而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吴 氏是福建建瓯人,“故人何处汀 州”,汀州自唐设置时即建首府于今 福建长汀,词中用来指代其家乡。 “何处”之问,甚为伤感,渺茫之情 很浓。接着“满簪华发”句从时间的 漫长来深化空间阻隔之苦,这样,一 种难以逾越的苦楚固然深重,天长日 久多年的煎熬情绪也表现得更具体。 “花鸟莫深愁”则从暮春三月,花鸟 知愁春归的意象来形象表述一己的深 愁。言外之意,是你们伤春归去,愁 时光消逝,那有我伤时愁苦的深啊! “烽火”句以下转入对人生的感慨。 战乱不止,家国难归,一切阻隔均是 这“烽火”构成的,“绕林丘”的田 园家乡之乐只有在“清宵梦”中去体验 了。一个老人饱经忧患而又陷身在矛 盾的进退不得的心境中时,往往会发 生人生如梦,或如匆匆过客的幻灭 感、空虚感。“人间得丧,一笑付文 楸”,即这种文人常会发生的感喟。 形似洒脱,实则悲慨。楸,棋枰,此 词化用旧典,表示人生苦短犹似烂柯 之梦,把一切愁怀付之游戏岂不省 心。上片中“莫深愁”、“一笑”之 类的轻松语全是沉痛语的别一种表现 形态。

下片感慨自己犹似孤云飘浮而又 被“留”于北地。“何事”之问,表 述难言的莫名怅惘,多少体现了一种 人身不由自主的悲哀。幽州,指冀、 辽一带,词人即将赴任的深州正在这 一带。偃蹇,高耸状,指北方山势。 “问来今往古”句是譬解语,意谓古 今无穷事,莫不逝经而过。但心底放 不下、搁不了的(也即消逝不去的) 事是回到南方家乡去呀!“怪底眉 间”二句用了一点曲笔,以自我揶揄 的手法来表达希望的又一次落空。 “消息刀头”用的是“三刀梦”典 故。《晋书·王浚传》载王氏夜梦三 刀悬于屋梁,一会儿又加上一刀。惊 醒后以为是凶恶之兆,僚属却恭喜他 说这是预兆要“临益州”,即升迁益 州刺史,事实竟果然如此。此典本意 是高升他迁。因刀头有环,取其谐音 作还家之意,故在古代诗词中又化用 为一种企盼的兆头,如黄庭坚《次韵 马荆州》诗说:“六年绝域梦刀头, 判得南还万事休。”黄山谷是吴激父 执,此词显然用的正是山谷诗意。问 题是“灯花报”的似是好兆头,事实 却不是“南还”而是北迁,如本文开 头处所说,所以吴激的绝望感可以 想象,这也就是本词的基调为什么是 “故人何处汀州”云云的悲苦之甚的 原故。末句更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此 点。“天际识归舟”是借用柳永《八 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句,从妻子的方面来表 现失望,表达一次次期待的落空。从 而也与首句“千里伤春”相照应,构 成空间两端的无穷思念。刘祁《归潜 志》曾讲到吴激词最善于借用前人语 句,能化合得不露圭角,思致含蓄。 读这首《满庭芳》是可以体察到这一 变拙为巧的艺术技能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