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 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草色有无眉 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 照,凭阑望断西河道。
这一首词当是年老而怀乡的作 品。金源词人作品,多比较豪爽疏 快,上承北宋,下近散曲,赵可词的 风格也基本上是这样的。
这首词写作地点当是在燕京的西 山。“霜树重重青嶂小”,第一句写所 见的山嶂上的霜树层层重叠,红叶满 山,对比之下,青色如屏的山嶂反显 得很小。霜树就是叶经霜而红的树。杜 甫《锦树行》:“霜凋碧树行锦树”, 吴文英《烛影摇红》:“霜花开尽锦 屏(碧叶)空,红叶新妆缀。”都是 描写霜树的。
第二句“高栋飞云、正在霜林 杪。”林杪是树梢。王维《晓行巴 峡》:“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词说的是楼高于树杪,诗说的是山桥 高于树杪。高栋飞云,指西山上所建 的高楼,词人凭阑处。王勃《滕王阁 序》:“画栋朝飞南浦云”,就是本 词四字所本,云能出入楼宇内,自然 是建于山顶,所以说正在霜红的林 梢。这两句写景,已构成一幅红叶丛 林青嶂,上有白云来去的缥缈飞楼 这样幽美的图画。后二句言事言情, 说自己在西山登高,正是重阳过后一 日,一般人们习惯于在重阳登高赏 菊,过了这天就觉得秋菊已老,败了 赏菊的兴致。郑谷《十日菊》诗说: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 衰。”王安石《晚菊》:“可怜蜂蝶 飘零后,始得闲人把一枝。”但范成 大《重阳不见菊》诗却说:“重阳过 后开无害,只恐先生不赋诗。”于是 词人赵可说:“九日黄花才过了,一 尊聊慰秋容老。”秋容指菊花颜貌。 词人的思想感情是十分旷达的,还对 酒赏过时的菊花,远胜于黄庭坚《南 乡子》:“节去蜂愁蝶不知” 的衰 飒。
赏菊对于年岁已老的人,有很深 联系,黄庭坚《鹧鸪天》:“黄花白发 相牵挽,付与傍人冷眼看。”所以这 首词确有年老退隐的含意。与郑谷 《乞菊栽》句:“老去慵趋世,朝回 遍绕篱”很有相似的地方。
上片登高赏菊有思退之心,意思 明白;下片讲看山看水,层次分明, 词人的意识也自流于所写景物的字里 行间,还乡之念,就更为突出。
首句“草色有无眉淡扫” 是写 山,山上有草色,远看如在似有如无 中,即王维《汉江临泛》:“山色有 无中”的意思,也吸取了韩愈咏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似 无”的意思。“眉淡扫”指远山一抹 如淡扫的眉黛。“淡扫”取自张祜咏 虢国夫人诗:“淡扫蛾眉朝至尊。” 梅溪词: “怕看山,忆它眉黛。”也 有思乡之意。
第二句“身在西山,却爱东山 好。”表面看似费解,但“西山”实 指,即燕京金中都的西山。而“东 山”则是虚指,是用谢安隐居家乡东 山典故,用东山比自己所隐居家乡的 山,山西高平附近的山是很多的。如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南山归敝 庐”所指是襄阳的南山一样,和上片 联系看,他归隐的意思愈发明显。
最后二句眺望水,眺望还乡之 路,上句云: “流水极天横晚照”, 写水之远连天而晚照横于水上,则是 西望家乡可知。燕京西山所见水,源 头多自山西而来。下一句点明家乡山 西:“凭阑望断西河道”,即凭高楼 的阑干,放眼却看不见去西河之道! 这里不但暗含丘迟《与陈伯之书》: “……吴子(吴起)之泣西河,人之情 也”的思乡典故,而且西河即指龙门 之河,吴起所居的西河也包括山西龙 门一带,陕西潼关一带,那么西河道 正是指词人回山西中南部的高平县必 经之路无疑。
全词既有金源词人爽朗疏快之 风,又一波三折,语语都不说尽,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 意,见于言外。”词有继承五代冯延 巳,北宋欧阳修之处,也有学黄庭坚 等词人通俗的地方。至于如“九日黄 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句已和 元人散曲相近。这种具有词心、词眼 的词,自不当以金源文人所作而加以 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