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2023-04-01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献张六太尉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 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 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 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 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 牙间。且宴陪朱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 长绕贺兰山。

刘祁《归潜志》云:“金国初, 有张六太尉,镇西边。有一士人邓千 江者,献一乐章《望海潮》云云。太 尉赠以白金百星,其人犹不惬意而 去。词至今传之。”元好问《中州乐 府》录此词,题为“上兰州守”,大 约这位张六太尉当时驻守兰州。

这首词,起势雄险,气氛森然, 隐隐如见刀光。云雷。写军威之盛。 天堑,即天然的壕沟,这里借指皋兰 城外的黄河,以言地势之险。金汤, 是金城汤池的省称,以言防守之坚 固。《汉书·蒯通传》:“边地之 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 不可攻也。”名藩,有名的藩镇。皋 兰,兰州的旧称。皋兰之所以为“名 藩”,在这里已经点出,乃是由于 它既据有天堑、地险,是兵家必争 之地;又城固、兵强,不怕敌人攻 袭。前者是“天然”的,后者则赖人 为,暗含了对于名藩统帅张六太尉的 赞颂之意。下文便承此意,加意铺 写。“营屯绣错”,是说军营密布如 锦绣一样错置有致。“山形米聚”, 化用东汉名将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 势的典故,写群山稠叠,易守难攻。 从这两句里自然引出下一句:“襟喉 百二秦关。”《史记·高祖本纪》: “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悬隔千 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意谓 二万人凭秦关之险,足挡诸侯百万之 兵。“襟喉”,是名词的动词用法, 意谓象襟喉一样,卡住关键部位。这 三句紧扣“名藩”,一气贯注,写得 淋漓尽致。如果说前三句重在写天险 而暗示人力的话,那么这三句乃是写 人力而应合天险,从两个方面把“名 藩”突出出来。不过,后三句在视点 和意义上又较前推进一层。前三句, 可以说是总体概观,后三句,已体察 到军营中了。军营中,将帅们正调兵 遣将,指点运筹。将士们斗志旺盛, 信心十足,词写至此,已是箭在弦 上,一场血战就要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但是,真正的厮杀场面,作者并没描 绘,而只是以“鏖战血犹殷”五字概 括描述。接下来转入情境描写。激战 过去了,而战场上血色犹殷,天空阴 云低垂,时时可以看到苍鹰在盘旋。 夜已经深了,一弯惨白的月亮悬在半 空,象待发的弯弓,到处是死一般的 寂静。或者还能断续听到胡笳的呜 咽。但是静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在 那静塞楼头,正守卫着弯弓待发的战 士,也许天一明,敌人就会进攻,又 一场厮杀就在眼前。这里以玉弓喻晓 月,写晓月实际也是写玉弓,因而也 是写持弓之人。这几句动中有静,静 中有动,动静相生,造境凄惨而壮 烈,很有唐人边塞诗的气象。

下片以“看看,定远西还”开头。 “看看”,是估量时间之辞,这里相 当于“当前”。后汉班超因为抚边有 功,被封为定远侯,这里以“定远” 来比拟张六太尉。“西还”,说明部 队不仅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而且向西 深入追击,现在凯旋归来了。这两句 属过片,承上启下,写战争结束了, 有功之臣都得到奖誉提拔。“元戎阃 命”,是来自最高军事统帅的命令; “上将斋坛”,是皇帝设坛拜将。这 两句可以说把功臣名将胜利后的荣耀 写得无以复加。胜利,给国家带来了 安宁,你看,原来的敌方营垒,现在 已空无一兵一卒。每到黄昏,便能看 到表示平安无事的烟火,皇宫里又可 以听到边地平安的报告。区(ōu) 脱,系匈奴语,指边境防守之地。兜 零,是举烽火的器具,日夕举火为信, 即表示平安。甘泉,本为秦汉宫名。 汉文帝时匈奴入侵,烽火及甘泉宫,这 里用来代指皇宫、京城。由于边地将 士们的日夜坚守,一次又一次地浴血 奋战,换来了天下太平。该升官的升 官了,该受爵的受爵了。大家正沉浸 在一片太平喜庆、歌酒声色之中。虎 牙,指军中将士。朱履、云鬟,都是 指歌儿舞女。在美人的轻歌曼舞之 中,听着音乐,喝着美酒,确是令人 销魂的事,尤其是对刚刚打了胜仗的 将士来说,更为难得。是的,他们是 幸运的,这就不能不使人想到那些并 不幸运的人们。因而词在最后,沉痛 地写道:“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 山。”如此结尾,含有对战死者无限悼 念之情。

这虽是首投献之词,却写得很成 功。内容上虽有褒扬对方的意思,却 说得很有分寸。若说人的有名,那是 与皋兰自古名藩不无关系;若说取得 胜利,则又与无数英灵毅魄有关。而 拜将封侯、酒宴歌舞,并不可以全当作 称颂之词来读。最后的招取英魂,则 表现了作者对阵亡英雄的深切追悼, 与幸存者的作乐形成鲜明对照。全词 奇伟雄壮,跌宕起伏,陶宗仪认为可 与苏东坡《念奴娇(百字令·赤壁怀 古》比美,并非过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