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2023-12-05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佳人酒晕潮生颊,艳艳霞千叠。雨余红泪湿黄 昏,误识当年人面,倚朱门。

飘零又送青春 暮,怅望刘郎去。教人不恨五更风,只恨马蹄无 处,避残红。

这首词兼写相思之愁苦和伤春之 惆怅,二者相映相生,深切感人。上 片主要写人,而情已在其中; 下片主 要写情,而人神态宛然。“佳人酒晕 潮生颊,艳艳霞千叠”,是说这位佳 人因为吃了一些酒,便红潮上脸,艳 艳的象红霞一样。“佳人”本不宜多 饮,又因其肤泽细腻,就更易于脸红 了,又何况她已经“酒晕”了呢?晕 是一种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状态。 这两句虽是外部刻画,而佳人内心的 愁苦已在不言中了。佳人独吃闷酒, 正是因为孤寂,而借酒浇愁,反会倍 增孤寂之感。不禁揽镜自照,看到自 己的双颊叠霞,想到朱颜将会老去, 则是很自然的。她被各种痛苦复杂的 情绪缠绕着,不得稍安。于是将目光 投向窗外,那里正是雨后的黄昏,被 雨水浇打过的花朵,还在不断地滴着 “红泪”。“雨余红泪湿黄昏”,是 写景,点出时间,同时也是写人,作 为比喻,理解为佳人的泪水模糊了视 线,打湿了脸颊,也是可以的。大概 正是由于思念太切,泪眼模糊,或分 别太久,黄昏时视线不清,她竟“误 识当年人面”,把别的过路者认作了 自己的郎君。这太让人伤心了。在她 尚未判断出是“误识”的时侯,她一 定是格外的激动,喜悦,兴奋不已。 当那人走过,她知道自己“误识”了 的时候,又该是怎样的失望和惆怅! 柳永《八声甘州》说:“想佳人、妆 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 位女子是从遥远的天际误识归舟的, 不象这位佳人,既酒意朦胧,又泪湿 双颊,直待来人走到跟前,才能识出 他的面孔来。发觉认错了人该是怎 样的尴尬和伤心啊! 这一句写“酒 晕”中的思妇,精妙传神。这位佳人 不知“误识”了几回,几回惊喜,几 回失望。如今她继续倚着朱门,仍然 希望奇迹会出现。她长久地眺望着, 谁知道她要等到什么时侯?

下片只就佳人眼中生发开去。 “飘零又送青春暮”,紧承“雨余红 泪”点出时节,原来这是在暮春,又 遇上暮雨,花儿在风雨中纷纷零落, 好不凄然。“怅望刘郎去”,这才点 出前面如此愁苦的原因。这两句承上 启下,自然熨贴,不着痕迹。刘郎, 代指所爱念的人。相传东汉时有刘晨、 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女子,留住 半年。后还乡,其子孙已历七世,后 世遂以刘、阮代指别后未还的爱人 (男性)。时候既是暮春,又是黄 昏,又逢风雨,又见落花,而人又吃 了一些酒,所念爱人又久别未归,对 一位孤独的佳人来说,该是多么难耐 的时刻,该有多少怨和恨啊!听她 说:“教人不恨五更风,只恨马蹄无 处,避残红。”看来她一夜都没得安 静。听着五更的风声,想着她的“刘 郎”此刻正骑着马在外边行走,似乎 全无归来的意思,她便“恨” 从衷 来。“不恨”,是宕开一笔,退一步 说,为的是强调“只恨”。她说: 我 不恨那五更风雨吹落花朵,我只恨那 马蹄践踏残红。因为马每行一步,就 意味着她的“刘郎”要更远她一步, 因而他的归来也就更迟一步,这无异 于是踏在她的心上。残红,是指落 花,但也可以比喻青春将逝的女子。 他去得越远,归来时就越使她青春无 多。想到他的远行不归,想到自己的 华年将逝,她能不怨,能不恨么?当然 这只是“爱极之恨”,恨得深,正表 明她爱得狠。倘若那个人此刻突然归 来,她大约要完全换一副神态的。

这首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作者 用一种类似于“倒叙”的笔法,先写 佳人的“酒晕”,次写流泪,次写 “误识”,次写望。直到终篇,读者 才明白,她在害着相思,她的所有神 情举止,全是因为她的“刘郎”一去 不归。若从后往前读过去,则明明白 白,但艺术效果则远不是现在这样 了。因此,这首词在意境上虽多化用前 人的,却也别有一番妙处,写人,则 先由颊及眼,再进而及整个身形姿 态,到下片又深入到内心,这样层层 着色,逐步丰满,读来有妙趣层生之 喜。另外,上片以形传神,下片以神 传形,含蓄委婉,韵味浑厚,也是形 成它艺术魅力的一个因素。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