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 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 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王庭筠才高一代,名重当时,而 一生仕履却坎坷偃蹇,迥不如意。进 士及第后,本期能在朝中供职,却授 地方州县佐员,郁郁穷年,因而颇多 流落不偶之感。元好问在《王黄华墓 碑》文中记述他这种境遇说:“公早 有重名,天下士大夫想望风采,谓当一 日九迁,乃今碌碌常选,限于贤愚同 滞之域,簿书期会,随俗俯仰,殊不 自聊。”王庭筠在明昌年间虽一度入 朝为翰林修撰,不久又因赵秉文案而 受无辜牵连,被捕下狱,后贬为郑州 防御判官,泰和元年虽复为翰林修 撰,而翌年这位文学家便去世了。由 于长期困顿下僚,又远离京邑和家 园,因而在他的诗词篇什中,多有羁 旅飘泊之感。在《凤栖梧》中,词人 以王粲自比,又慨叹“故国三千里, 南来北去人老矣。”这种情怀泛溢在 他的许多作品之中。从这种总的心态 来理解黄华词,方能悟出其中意蕴。

这首《谒金门》委婉细腻地写出 了亲人对宦游在外的词人的殷切盼 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孤寂幽洁的情 怀。上片是想象家中妻子盼他归家而 又不断失望的复杂心理状态。本是词 人思归心切,却从对方写来,凭空领 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心理中,喜鹊 象征着喜庆、吉利,喜鹊登枝,谓有喜 事到来。而一对喜鹊临门,使闺中人以 为是报道丈夫远方归来的喜讯。“双 喜鹊”,不正是夫妻欢聚的预示吗?而 “几报归期浑错”,使闺中人大失所 望,“几报”正表明闺中人不断地盼望, 而又不断地落空。词从喜悦氛围一下 子跌入到失望与愁苦之中。寥寥九个 字,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十分复杂的, 并且起伏变化,一波三折。有了这两句 垫高拽满,三、四两句,方显得极为自 然,把心中的愁苦之情抒写得淋漓尽 致。正因几度盼望,几度落空,心中 的愁苦郁积累累,无法承受。旧愁太 多,已经不断地忘却、抛开,而新愁 又不断袭来,给人带来无限惆怅、失 落之感,使人觉得没有着落,如同李 易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的心境。这种心理状态又不是 静止的,而是流动着的,旧愁虽然渐 忘,新愁却源源而来,揭示内心世界 可谓真切生动。

如果说上片重在写情,直接抒发 心中愁苦,而下片则借景言怀,在梅花 的意象中投射进自己的人格与襟抱。 庭筠处世外似温和,实则孤傲,诗词篇 什中常常流溢出幽独孤峭的情韵。王 安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 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瘦雪”一句,似由此化出,却又返 用其语,以“瘦雪”形容梅花,把梅 花的高洁幽峭,描绘得极富神韵,造 语非常清新。这里不是泛泛的梅花画 像,而是词人幽寂孤高人格的外化。 而孤处墙角,也正是词人寄身偏远, 零落栖迟的处境的写照。“青子” 句,是说梅花虽已凋残,而所喜枝头 已萌生青青梅子,使人感到一苞生 机,在幽寂中看到希望所在。“不 道”两句,又跌入悲凉之中。词人感 到孤寂凄凉,皇恩不到,无人问津, 却又言“不道”,看似排遣自慰,实 则倍加凄凉。东风作恶欺花,喻朝中 有人妒嫉排挤。当时文士中颇有人妒 庭筠之才,章宗欲召庭筠入朝,曾为 朝臣所阻,事见《金史·王庭筠传》。 可见,“东风作恶”是有所指的。

这首词风格幽峭,含蕴深曲,结 尾处更使人感到余韵悠远。况周颐颇 为称赞这首小令,他在《蕙风词话》 中说:“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 调,唯王黄华小令,闲涉、幽峭之 笔,绵邈之音。《谒金门》后段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 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歇拍二 句,似乎说尽‘东风犹作恶’。就花 与风之各一面言之,仍犹各有不尽之 意。”另外,这首词意脉曲折回环, 却又含而不露,断处实续。“双喜 鹊”以下四句,喜愁交并,希望与失 望更迭,波澜起伏,极尽曲折。虽是 小令,所蕴含的情感厚重而又复 杂。在表情方式上,直抒胸臆与象征 寓托两种手法交替使用,互为补充。 上片三四句直写愁绪之无已,下片以 梅花为自己人格与襟怀的象征,揭示 了愁的内涵。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