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 赏匆匆,政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 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阑 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金王朝后期已经失去了前期的锐 气,变得萎靡不振。女真贵族也逐渐 丧失了勇武精神,而愈加奢华腐朽。 南渡以后,国势日颓,元蒙铁骑不断 进逼,而金朝军队则不断败北,金王 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且,南渡之 后,金宣宗对于宗室亦颇多猜忌,防 范甚严, 宗室颇多自畏。 完颜作为 宗室,心情之悲凉惨淡,是可想而知 的。《归潜志》载云: “宣宗南渡, 防忌同宗,亲王皆有门禁。公(指完颜)以开府仪同三司奉朝请。家居只 以讲诵吟咏为乐。时时潜与士大夫唱 酬, 然不敢彰露。”可见, 完颜的 心境是孤危黯淡的。在完颜的诗词 作品中,不时地流露出一种衰飒悲凉 的情调。这首《春草碧》,正是借风 雨暮春、花事凋零的景象,写出了对 “无可奈何花落去”般的时局的感伤 以及个人的惆怅情思。

“几番风雨”三句,写出暮春时 节几番风狂雨骤之后,花儿残败之景 象。“不见海棠红、梨花白”,正是 说未经风雨之前,春花烂漫、姹紫嫣 红。而由于风雨几番摧折,花事凋 谢,一片残败景象。“底事胜赏匆 匆”,是说春日赏花之乐事匆匆而 过,就被几番风雨所“扫兴”了。这 里由景物转到抒情主人公,过渡得十 分自然巧妙。“政自天付酒肠窄”三 句,说自己不胜酒力而醉,而嘲笑司 春之神不过是人间的匆匆过客。“酒 肠窄”,造语十分生新。这几句看似 旷达而诙谐,实则蕴含着非常深沉的 感慨。“赖有玉管新翻”三句,是说 惟使自己聊以慰藉的,有新创的乐曲, 有自己醉心于其中的书法艺术,有倚 阑盼归的妻子。完颜作为一个女真 贵族,更多地接受了汉文化的深刻影 响。他与汉族士大夫交往甚多,因而 在文化心理上也颇似汉儒。他不仅能 诗,而且擅长书法,“工真草书” (《金史》本传),从这几句,也可看 出他深厚的艺术修养。而赖有“玉 管”、“醉墨”、“倚阑人”,也正说 明,除此之外,他是被忧烦所笼罩 着。国运日蹙如江河之日下,使完颜备觉伤感,但他又无力回天,在忧烦 苦恼中,他只好以琴书自娱。《金 史》本传载:“初,宣宗南迁,诸王 宗室颠沛奔走,乃尽载其家法书名 画, 一帙不遗。”可见, 完颜对书 画艺术是十分喜爱的。“如曾识”两 句,慨叹于世事沧桑、不堪回首,虽 有个人的身世之感,而更主要的是致 慨于时局的翻覆。“故苑春光” 三 句,更有深意所在。似乎是在写眼前 实景,实则是象喻亡国的悲剧。春光 成为陈迹,后庭花落尽,而春草凄 迷。这几个意象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 面,而每个意象又都各有意蕴。“春 光又陈迹”,意味着昔日的盛世已 成为一去不返的过去,“后庭花”更 是亡国之音的代名词。“玉树后庭 花”是一支有名的乐曲,为南朝最后 一个亡国之君陈后主所创制,人们常 以《玉树后庭花》代指亡国之音。杜 牧《泊秦淮》云:“商女不知亡国 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春草 碧”,则寓含了词人那种迷茫的心 理。中国古代诗人们常常是通过怀古 或咏史诗来兴发历史兴亡之感。这类 诗在艺术构思上的共同特点是以昔日 繁华和今日衰败冷寂相对比,写出历 史的悲剧, 而完颜的这首《春草 碧》,最后三句也借助了这种构思, 但是却更为深婉含蓄。

这首词所抒写的兴亡之感十分深 沉,词人对于金朝后期的时局充满忧 虑和感伤,而又无力回天,于是在词 中透射出沉重的叹惋。在艺术表现 上,这首词委婉深曲,言近旨远。如 果不了解金朝后期的时局状况,不了 解完颜的个人境遇, 不仔细吟味词 作,很难解读词中的深层含义。然而 暮春风雨、花事凋零的描写,首先造 成了一种低徊惆怅的氛围,使读者受 到很深的感染。词人对于时局的伤 感,都投射进落花风雨的意象之中, 无一句明白道出。结构上,呈一种回 环闭合式的状态。先从写景开始描写 几番风雨摧折了春花,然后写赏春的 词人的遗憾心情,继而又自我解脱, 最后又是写景,写花落之后春草凄迷 的意境,紧紧呼应头几句,结构是很 细密的。况周颐《蕙风词话》称完 颜词“姜、史、辛、刘两派兼而有 之”,并引“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 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几 句,称赏其“幽秀可诵”,还是道中 了完颜词的特点的。

此词元杨朝英《阳春白雪》误作 吴澈词,为“宋金十大曲” 之一。 〔其余九首是: 苏轼《念奴娇》(大 江东去),苏小小《蝶恋花》,晏几 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邓千江《望海潮》,辛弃疾《摸鱼 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柳永《雨 霖铃》,朱淑贞(一作欧阳修)《生 查子》,蔡松年《石州慢》,张先 《天仙子》。〕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