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河中环胜楼感怀
垂柳阴阴水拍堤,欲穷远目望还迷。平芜尽处暮 天低。
万里中原犹北顾,十年长路却西归。 倚楼怀抱有谁知。
河中,今山西永济县,作者的家 乡。环胜楼在县境内。
上片记登楼所见。
“垂柳”句写近眺。“垂柳”, 低下头的柳。“阴阴”,显得幽暗, 大约这一天是阴天。垂柳还布着阴 阴,当然不是秋季,但已给人以阴沉 沉之感。环胜楼大约面临着河,河边 没有游人,“水拍堤”,水只是重复 着一个单调的拍打堤岸的动作,阴沉 之中带着几分萧条和寂寞。
第二三两句写远眺。“欲”,想。 “穷远目”,要尽自己的目力向远望 去。这里运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 登楼远眺的名句——“欲穷千里 目”,自然贴切。“望”,写动作。 “还”,包含了比较。作者在没有上 楼前,也曾远眺,“还”就包括了这 个潜台词。“迷”,迷濛一片,看不 清楚,这是一层意思。“迷”,迷 惘,因为看不清楚,心里就空落落、 沉甸甸的,这又是一层意思。楼下远 眺如此,楼上远眺还是如此。楼下楼 上,没有什么差别。尽管这样,作者 还是尽力远望。“芜”,丛生的草。 “平芜”指草原。作者在楼上,只能 见到茫茫草原的尽头是天,仍是不清 楚。“暮”,点明时间。“低”,低 沉。正因为暮,天就显得更低,加重 了压抑感。
下片抒怀。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因为 受到了北方强大的蒙古武力的压迫, 迁都开封。在这以后,国事日非,危 机四伏。“万里”句抒发了这种忧 虑。“北顾”,注视着北方的蒙古。 值得注意的是“犹”字。万里中原为 国家所有,不是人力不充足,不是资 源不丰富,而今天,落到个朝不保夕 的地步。作为金国臣民,是一种奇耻 大辱。可是,事实已经如此,又有什 么办法呢? “犹”字中还包含着无限 辛酸,这个“犹”字和上片的“还” 字,意境广阔,说明作者是锤炼字词 的高手,非寻常流辈所及,有着深厚 的艺术功底。“十年”句写回家。贞 祐三年,金朝特赐作者词赋进士,廷 试第一。入翰苑,凡十年。在这以后 不久,以镇南军节度副使充河中经 历。作者回家,大约是充河中经历时 事。金国这时已风雨飘摇。“长 路”,漫长的道路。作者本意不愿在 如此艰难的时刻,回到家乡,而形势 所迫,国家命运所系,不得不回。 “却”字写出了此种心境。
结尾“倚楼”自然点题。作者倚 靠着环胜楼,想到国家前途,忧心忡 忡,这是上面说出了的。这只是一部 分。还有一部分,这就是: 作者是一 个很有抱负的人,满腹经纶,得不到 施展。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句中所说 的“怀抱”。“有谁知”,以问出 之,肯定答复即在其中: 没有人了 解。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寂寞、凄 苦,而是有着满腔悲愤。格调深沉, 是金词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