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2024-05-03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和詹天游

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狐兔入岩 城,悠悠万感生。

胡笳吹汉月,北语南人 说。红紫闹东风,湖山一梦中。

这首和詹天游词,是写元兵攻陷 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后,词人目 睹国破家亡、江山易主这一惨变,触 景伤心,闻笳销魂,沉痛地抒发了宋 遗民的故国之思和对元统治者的满腔 愤恨。

刘壎和詹天游俱为南人。詹入元 后,曾授翰林学士 ,著有《天游词》, 其词多故园之思。刘与詹身世相似, 共同遭际过改朝换代的苦痛和彷徨。 因此,故国情思,不能不引起他们两人 的思想共鸣。近人况周颐曾对壎之 《菩萨蛮》词作过如下评述: “刘起 潜《菩萨蛮》词,仅四十许字,而黍 离麦秀之感,流溢行间。所谓满心而 发,颇似包举一长调于小令中,与天 游《齐天乐·赠童瓮天兵后归杭》 阕,各极慷慨低回之致。”刘壎在另 一首《菩萨蛮·题山馆》词中有“长 亭望断来时路,楼台杳霭迷花雾。山 雨隔窗声,思君魂梦惊”之句,表达 了对故国和友人的无限怀念,以至魂 牵梦萦,泪侵褥锦。而在这一首《菩 萨蛮》词中,“悠悠万感”的故国情 思更加强烈地抒发出来。

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元兵攻占临安 后的所见。“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 废址空乔木”,开首两句一“故园”一 “故宫”,便使埋藏词人心底的故国之 思和亡国之痛充分流溢出来。其势如 幽咽之泉,下滩之水,不可阻遏。这是 宋遗民的血泪飞迸,“满心而发”是至 真至切的,它将万缕情丝紧系一“故” 字之上,读来催人泪下。词人目睹元 兵洗劫后的故都,那往昔的家园,惟 有青草尚存,旧时的巍峨宫殿,已成 一片废墟,空留下参天乔木,向人而 立,原先的“姹紫嫣红”都付与“断 井颓垣”。“青草”、“乔木”本是 随处可见之物,但以“故园”“故宫”冠 之,就引起人故国之思。这和文天祥之 友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词所描 述的“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 壁”一样摧人心肝! 据元史载,蒙古 贵族使用强大武力统一中国后,少数 贵族统治者甚至提出“虽得汉人,亦 无所用,不若尽去之,使草木畅茂, 以为牧地”的野蛮政策。临安是南宋 小朝廷的偏安之地。当仅有的半壁山 河沦丧敌手后,生灵涂炭,遭受空前 浩劫。昔日的歌舞场,已成今日的牧马 地,昔日的故园花,只剩下今日的伤 心草。怎能不引起无限的黍离之悲! 词人在“故园青草”下加“依然绿” 三字,更显感慨深沉。它不仅慨叹宋 王朝恢复的无望,而且也饱含着“王 孙不归”的萋萋别情。“故宫废址空 乔木”,着一“空”字,暗喻宋王室 帝业成虚,凝结着国亡家破的沉痛。 以上两句,真可谓字字血泪。接着, 词人以饱蘸深情的笔触,锋芒直指那 些占据岩城的“狐兔”。“岩城”意 为高城,此处指南宋都城。“狐兔入 岩城,悠悠万感生。”是说在故园的 荒芜中,在故宫的废址上,“狐兔” 在此处暗指元兵恣意横行,大肆掠 杀,造成“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 狐兔”的悲惨景象,这又怎能不使词 人心生“悠悠万感”呢! “悠悠”, 深长貌。词人不言百感而言万感,绝 非极意夸张,因为家破之悲,国亡之 恨,伤今怀旧,彷徨怨苦……一切无不 包举其中。这种感慨之深,感慨之烈, 无声胜于有声,尽在不言之内。

下片写词人在元兵攻占临安后的 所闻。“胡笳吹汉月,北语南人说”, 道出了词人“悠悠万感”中主要之点。

宋亡后的临安,汉月依旧朗照, 然而,却再也不闻“江南丝竹”了, 取而代之的胡笳之声,听起来是那样 逆耳。“胡笳”,一种吹奏乐器。相传 胡人将芦叶作号角,叫胡笳。“胡笳 吹汉月”这句是说在“汉月”照临地 区,如今却只有人吹奏着胡笳曲。以 “胡笳”反衬“汉月”,说明江山异 代,词人耳闻笳声,更添“故国之 思”。更有甚者,连南人的语言也变 了。南人(南宋遗民)被逼着学说北 人的腔调,这怎能不使词人感慨系 之?元人郑天祐所著《遂昌杂录》, 记载宋丞相文天祥友人邓剡在宋亡后 所赋《鹧鸪词》。歌词是“行不得也 哥哥, 瘦妻弱子羸牸驮, 天长地阔多 网罗,南音渐少北语多,肉飞不起可 奈何?”元人入主中原,宋遗民已成 无羽肉鸟,陷身元人贵族的罗网后无 可奈何,挣脱不了。当时,元朝统治 者实行同化政策,强迫汉人说蒙语, 这对汉人来说,是极可悲的事,词人 的“悠悠万感”中,当以此为最。这 可从《遂昌杂录》所载宋遗民郑所南 (郑思肖) 的义行中得到明证。郑所 南“自宋亡,矢不与北人交接,于友 朋坐间,见语音异者,辄引起”。可 见,在词人生活的年代,南人说北语 是被视为奇耻大辱的事,难怪郑元祐 称郑思肖“在周为顽民,在殷为义 士”。刘壎入元后毕竟还是入仕了, 他在元称不上“顽民”,在宋亦称不 上“义士”,不过,词人的故国之思 一直是耿耿于怀的。杜甫在咏王昭君 诗中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 曲中论”之句,以此来做“胡笳吹汉 月,北语南人说”的注脚,那“悠悠 万感”中的怨恨,是最分明不过的。 最后,“红紫闹东风,湖山一梦中”, 这收尾两句,词人将“悠悠万感”推 向了最深层处。“红紫”,双关语。一 指自然界的“姹紫嫣红”,一指官场的 “红袍紫绶”。着一“闹”字,便成 传神之笔。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 闹” (《玉楼春》)、韩愈的“百般红 紫斗芳菲”(《晚春》) ,都是描写春 天里百花争艳的盛况。而这里的“红 紫”与上片的“狐兔”对应,即为“狐 兔入岩城,红紫闹东风”。上下两片 联系起来,其意即为元朝新贵们“春风 得意”,正在上演争权夺利,忘乎所 以的“闹剧”,从而勾勒出他们的丑 恶嘴脸。从自然角度看,“尘世几经 朝暮,花神岂知古今”(刘壎《天香· 次韵赋牡丹》) ,东风里,百花不因 人事代谢,总是年复一年地“闹”着。 从人类的角度看政权更迭,改朝换代, 统治阶级争权夺利,此起彼伏,同样也 在历史进程中“闹”着。当词人为南宋 王朝唱出一曲哀思绵绵的挽歌时,或 许他已从元朝统治者扮演的“闹”剧 中看出其走向衰亡的趋势,“湖山一 梦”既是预言元人野蛮统治的不能持 久,也是对梦中 “湖山”的无限怀 念,“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菩萨蛮》) 词人的故国之 思,于此为烈。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