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明月引

2025-01-12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

江村烟雨暗萧萧。涨寒潮,送轻桡。目断京尘, 何日听鸾箫。金雀觚棱千里外,指天际,碧云 深,魂欲飘。

薰炉炷,愁烟尽销。酒孤斟, 谁与招。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惆怅山 风,吹梦老秋宵。绿漾湖心波影阔,终待到,借 垂杨,月半桥。

此词为惜别念远之作,写刚刚送 别友人之后的浓浓情思。

起句数字渲染了别离时的场景气 氛: 江村昏暗,烟雨潇潇,风景凄 然,正是恼人天气。据下片“吹梦老秋 宵”句,送别当在秋季。词作一起,渲 染出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笼罩全篇。 “涨寒潮,送轻桡”,写友人离去。桡 (ráo)船桨,这里借代船。寒潮,并非 实指,是眼前的离别令人生寒,使词人 心潮起伏: 小船越行越远,思绪越牵 越长,别情随之加重,“寒”意也越 来越浓,正所谓“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踏莎 行》)。着一“寒”字,浓缩了千言 万语,生动地道出了此时的凄凉心 境。友人由水路而陆路,词人的视线 由近而远,其离恨也随之俱并,“何 日听鸾箫”,是词人发自内心的慨 叹,流露出相见难期的凄楚。“金 雀”句,是友人走出视野后,词人的 内心写照。觚 (gū) 棱,亦作“柧 棱”,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远处隐 约可见铜雀栖于觚棱之上,天高云 深,友人何处?对景怀思,怎不令人 销魂? “魂欲飘”,正是词人真情笃 挚处。用一“飘”字,写此时心无所 依,. 足见用笔精妙。至此,我们不妨 再想象一下: 一个文人高士,秋雨之 中,驻足江边,目送挚友离去,因 “孤帆远影碧空尽”而枉自发呆,那 该是怎样的摧断人肠! 这是上片的内 容,写惜别,为下片写归思作准备。

过片极为自然。“薰炉炷”,表 明已回家中。说“愁烟尽销”,实是 愁烟难销。香燃尽,烟也销尽,表明 独坐已久,离愁别恨怎会随香烟飘 散?可见思念之苦。于是,只好借酒 浇愁,可“酒孤斟,谁与招”? “谁 与招”一句,看似寻常,却是入情之 笔: 以前能与友人举杯相邀,此时却 是孤影无伴。寥寥数字,却是怨情满 纸。“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 这里,词人淡语写浓情,尤其用“难 描”一词点染。“吟笺赋笔”语出周邦 彦《端龙吟》词,意本指吟诗赋词之 纸笔。词人苦怀难遣,思虑至极,依 依入梦,只见苏堤春晓,绿阴摇曳, 春波浩瀚,圆月当空,好一个友人相 聚的所在! 这与起句所用色彩形成鲜 明的对照,但这景致终究迷离恍惚, 一旦梦断,岂不更加令人“惆怅”? 这种托梦境寄哀怨,用轻松的笔调与 沉重的心情对衬的手法,正是词人高 妙之处。再有一点就是,心灵里的感 情波动,往往是游离不定难以捕捉的, 而词人能巧妙地用湖光波影,轻风垂 柳,圆月小桥等可以耳闻目见的形象 入词,酿造意境,化景物为情思,借 以准确展现期盼重逢而不得的微妙心 理,语尽而意未尽,意尽而情不竭, 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总之,全词内容深沉,情调凄怆 而章法严整。时间跨度不大,从秋日 写到秋夜,以情感贯穿始终。先写送 别情景,由近写到远,别情牵引,满 目生愁; 再写别后思念,由实写到 虚,惜别念远,悠思难尽。用别时所 见写离情之惨苦,借虚拟的景物透露 别后的思念之深,以景写情,寓情于 景,也不失为该词的一大特色。语言 淳朴自然,词笔婉转生情,可以窥见 刘壎词作的功力,如用“意到语工, 不期高远而自高远” (陈郁《藏一话 腴》)这句话来评价该词,也是很恰 当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