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2025-04-16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赠可行弟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细。南坡一室 小如舟,都敛尽、山林清致。

竹帘半卷,柴 门不闭。好个暮春天气。长安多少晓鸡声,管不 到、江南春睡。

这首清丽的小词是许有壬为其二 弟有孚而作。有孚字可行,青少年时 代与兄随父同居湖湘,晚年又同住京 师,感情笃厚,时有诗词唱和往来。 据《元史·本传》载,惠宗至元元年 (1335 ),许有壬曾因遭忌而从中书 侍御史辞归河南故里,闲居达五六 年之久。其间曾与弟有孚同游湘汉等 地,时年五十岁左右。在一首题为 “武昌别墅”的《太常引》中,词人 写道:“胭脂山下老农家……。引泉 浇树,破苔移菊,更种故侯瓜。一笑 有生涯,但休叹、清霜鬓华。”作品所 反映的,正是他这段南游生活。这首 《鹊桥仙》很可能也是同时期作品。

这首小词先从月夜春花写起。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 细。”先写人的嗅觉感受,再写人的 视觉印象。而“夜静月明风细”则 是以三个相并列的词组刻画出整个 的广大空间给人感官上留下的印 象: 由于月明,故有花阴;因其风 细,方觉花香。而这两者均由于在夜 静更深之时,方点缀得夜色更加幽 美。从人的感觉层次,立体地再现出 夜色的妩媚。这是工笔细描宅院内的 情景。其后,“南坡一室小如舟,都 敛尽、山林清致”则以大写意的笔法 写出宅外山林的景致。这里,词人将 山林与居室作了一个新奇美妙的比 喻:苍莽的山林中停立着一栋小舍, 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显得那么渺 小和孤独。由于是在月色之中,莽莽山 林便显得深不可测,故而更加强了屋 如小舟之感。这里,词人并非仅言居室 之小,而是以其小反衬出山林之大。又 由于小屋依山面北得天独厚的位置, 从这里能够饱览山林风光,充分享受 大自然赐与的无限清韵。“都敛尽、 山林清致”便表现出词人对这里的极 大欣赏。他曾在一首《南乡子》中写 道:“小隐远民尘,草舍三间柳作 椽。 围绕佳城才二顷, 山田。便觉胸 中绰绰然。”他在这“小如舟”的屋 中所感受到的,正是莽莽山林的那种 “绰绰然”。上片重在写景,下片由 景至人。过片词人用似随手拈来之笔 轻轻带出“竹帘半卷,柴门不闭”这 极富山野风味的两句,明写物而实写 人。它暗示出“南坡一室”主人的漫 不经心和毫不在意,将这个久居都邑 精神紧张的人在投入大自然怀抱后全 身心放松的散懒神态形象地刻画出来 了。从字面上看,句中并无人的形 象,但作者却以“半卷”之帘和“不 闭”之门使人感觉到主人的存在。真 可谓蕴藉空灵的传神之笔。然后再以 一声“好个暮春天气”这发自肺腑的 赞叹,极写出主人公十分的惬意。词 人半世宦海经历,危机四伏,在穷于 应付之中早已感到心力不支、疲惫不 堪。正如他在另一首《南乡子》中所 述:“薄宦苦营营,半世长亭复短 亭。一旦结茅当叠障,云屏。”这 “结茅当叠障”即隐指官场矛盾危机 四起之状。相比之下,这退隐后的山 野生活是多么轻松自在! 最后,“长 安多少晓鸡声,管不到、江南春睡”,承 接上文回答了居室主人去向的问题。 同时,词人用古都长安代指京师大 都,明写雄鸡报晓,实则以此比喻官 宦生涯的多种限制和拘束,用一句诙 谐的玩笑语概括了无官一身轻的逍遥 自在,将其内心庆幸、自慰的情绪表 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小词中用了一些口语,通俗 易懂。有如白话,写来极其自然,又 极其生动活泼。信笔挥洒,无不如 意,故一路写来,皆成佳趣。这看似 容易,而实则非有很深的语言功夫是 不可能做到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