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2024-11-14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王元章墨梅图

山阴赋客。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缥缈仙姝, 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微霜恰护朦胧月,更 漠漠、暝烟低隔。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 无迹。

惟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 碧。老树枯苔,玉晕冰圈,满幅寒香狼藉。墨池 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怕有人、误认 真花,欲点晓来妆额。

词人缘“王元章墨梅图”引发诗 情,以叙事之笔领唱,首句便扣题而 发,有笼罩全篇之势。词从远处著 笔,先写王冕为创作激情所冲动,夜 不成眠的情状,为下文写其画技高绝 设下伏笔,可谓衬跌得体,照应严 密。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尝隐 居会稽九里山,诗词、绘画俱享盛名 于当时,故称“山阴赋客” 。王冕 “窗影生白”便铺纸濡墨,挥毫作 画,使词人大为感佩。此处之“怪”, 当含有对友人痛爱惜怜的赞叹之情。 “缥缈仙姝”推出画面,梅花幻化成 仙女自瑶台而降,她蛾眉淡扫,装束 素雅,有淡淡月光、沉沉夜雾、浅浅 微霜相映衬,更显得妩媚娇艳,婀娜 多姿。她驻足在苍劲挺拔的老梅枝 头,翘首而望,似乎是在期待着东风 送绿,大地春回。词人以词笔写画 意,把月色、轻霜、夜雾等色彩相近 的景物,组织在同一幅画面中,为人 格化的梅花提供了沉静、幽雅的活动 场景,赋予画面以朦胧美。“恨翠 禽”二句,则藉鸟写梅,赋予梅花以 灵性。在这里,梅花犹如一位春情难 遣的少女,翠禽的啼鸣声,惊破了她 与意中人相会的梦境,故而她懊恼惆 怅。翠禽,此指倒挂鸟。朱彧《萍洲 可谈》载:“海南诸国有倒挂雀,尾 羽备五色,状似鹦鹉,形小如雀,夜 则倒悬其身。……东坡梅词云: ‘倒 挂绿毛幺凤’,盖此鸟也。”添此一 笔,使画面有声有色,活泼多趣。上 片中,词人参照生活情趣,以虚拟之 笔写梅,使词意虚实相生,跌荡多 姿,为下片直笔写梅作了感情上的铺 染。

下片首句以议论转折,直接导入 画梅。龙煤,指名贵的龙香墨。笔墨 本是无情物,以一“解”字,又赋情 于物。“数枝入画”,似乎是龙煤自 觉而为,涉笔自成奇俏之趣。淡墨落 在纸上,如老梅影投水面,“如印溪 碧”,便渲染了画卷的形象逼真。这 里看去是写“龙煤”,实则在称道王 冕的笔法纯熟,画技高妙。用语含蓄 蕴藉,足见词人之匠心。而且,上片 以人拟梅,下片的发端又以人拟物, 转折自然,衔接巧妙。至“老树枯 苔”始正面写梅,突现了王冕笔下之 梅的独有特征。据载,王冕喜爱山梅 的枝干劲直,苍拔挺秀,作画寄意,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图》) 对此,词人显然有着 深切的了解。下面以“玉晕冰圈”写 花朵情状,明显是受苏轼“寒心未肯 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红 梅》)诗句的启发。前两句是从形、 色两方面写梅,“寒香狼藉”则补写 其香,融进了词人的直观感受与生活 经验,使梅花的形象更为完美。正缘 词人运思绵密,所以,笔下才出现此 真境界。“小楼横笛”,也不是浮泛 之笔。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 吹笛》诗谓:“黄鹤楼中吹玉笛,江 城五月落梅花”,姜夔《疏影》词也 有“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 曲”之句。“落梅花”与“玉龙哀 曲”,均指古代笛曲《梅花落》。 这里化用其意,流露出对王冕人格的 倾慕。王冕游京师时,画名日高,求 画士大夫接踵而至,他不愿为世俗作 画,将所画墨梅高悬于墙壁,并题诗 说:“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他不 下来。”尽管笔不停挥,画稿堆积, 却不轻易与人,这当是“悄不管”一 句的深层含义。写梅又在写人,藉以 赞扬王冕的风操节概,用意之深婉可 知。结束借用“梅花妆”典故,形容 墨梅图有乱真之妙,又与词之首句暗 相关合。若无事业上的不懈追求,何 来如此妙笔丹青? 一因一果,映照呼 应,顿添情趣,人生道路上的哲理意 趣深蕴其间。从另一角度看,那些企 图借名人字画装潢门面、抬高身价、 欺骗世人的世俗之辈,与藉梅花而点 妆额者何其相似。这语意双关的结 句,语含讥讽,入骨三分,也同样含 蓄隽永,意味深长。

本词在写法上别具特色。前段只 说人格化的梅花,给静态墨梅增添了 美感和活力,开阔了画面的意境。尤 其是鸟啼惊梦一笔,写出梅花秀逸的 神韵以及富有朝气的手姿。清空骚 雅,含蕴无穷,芊绵温丽,情深意 足。下片写画梅,虽多用直笔,但却 寓曲于直,寓深于浅,将情与景、事 与理、意与趣巧妙融合,抒情寄怀委 婉曲折,具有颇高的审美价值。况周 颐称其词“真实情景,寓于忘言之 顷,至静之中。非胸中无一点尘,未 易领会得到。蜕翁笔能达出。新而不 纤,虽浅语,却有深致” (《蕙风词 话》卷三),恰道出《蜕岩词》的风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