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春 日
雨外黄昏花外晓,催得流年有恨何时了。燕子乍 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
午梦阑珊归路 杳,醒后思量,踏遍闲庭草。几度东风人意恼, 深深院落芳心小。
首句从时间言既有黄昏又有早 晨,从环境言既有雨,又有花,这句应 作为互文理解,即无论是黄昏还是清 晨,无论是雨丝连绵还是鲜花开放, 时光都在不断流逝。流年,指如流水逝 去的年华。用“催”,似乎是雨丝和 鲜花将岁月催走了。这里表现了作者 对岁月如流的无限惋惜,所以说“有 恨何时了”。这一问并不需要回答,而 是慨叹、是感情的强化。这种恨,何 时才能完,何时才是尽头。
“燕子乍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 眉扫。”是用具体事物补足上句。燕 子春来冬去,“乍来”是刚来,既然 燕子刚来,也即春天刚到。但春天刚 刚来到却又快走了,时光真是太快。 而且落下的花瓣到处都是,面对这些 不由得愁上眉头。这两句用具体事物 写岁月流逝之快,因而引起了愁思。
以上为词的上片,写岁月如流, 面对春天将去,引起无限愁思恨意。
“午梦阑珊归路杳,醒后思量, 踏遍闲庭草。几度东风人意恼,深深 院落芳心小。”午梦已凋残而归梦却杳 远。午梦是现实中的梦,归梦是希望 中的梦。词中主人公希望归去,却又 难以实现,因此“醒后思量,踏遍闲 庭草”,他在午梦醒来之后,一边思量, 一边在闲庭漫步。“踏遍”二字,表 明他在庭中踱来踱去,走了许久许久, 几乎踏遍了庭中每一个角落。这一久 久在庭中漫步的行为,透露了主人公 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边走边想,走 了许久,也想了许多。
“几度东风人意恼,深深院落芳 心小。”东风即春风,东风吹来,表 明春天已到,又是一年开始了。这与 上片岁月流逝之快的意义一脉相承。 正因为一年伊始,不禁感慨不已,思 想上也就烦恼起来。“芳心”作者自 指,偌大的院落,只有自己独自一 人,孤单寂寞之情溢于言表,希望不 能实现的烦恼、愁绪,蜂拥毕至,末 句表面似冷静,但感情上却是高潮。
以上为词的下片,写希望不能实 现的苦闷。
词的题目是春日,主要写了因春 日而引起的流光易逝的感慨,从而使 自己“有恨何时了”、“相对愁眉扫” 和“人意恼”。愁的是什么,恨的是 什么,恼的又是什么,是因为时间过 得太快。为什么因此就愁、就恨、就 恼,词中没有明说,这就需要联系作 者的身世来考虑。作者南明弘光帝时 擢兵科给事中后,“命甫下而京师陷, 乃事福王于南京”(见《明史本传》), 但福王并无中兴之意,作者提了建议 也不被采纳,所以只好“乞终养去”。 作者希望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但客观 情况却根本不可能。所以在春日难免 有时光流逝、功业未就之感,题为春 日而突破了伤春的内容,具有家国之 感。因此,使主题得到深化。在写春 日的同时,寄寓了自己的爱国深情和 报国之志,在明白晓畅的词语中又具 有含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