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2024-07-11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酒国投时辄醉,砚田荒久慵耕。不堪落叶两三 声。病从秋后减,愁向雨中生。

拊剑还歌白 石,焚香闲展黄庭。徘徊山寺又钟鸣。鸦啼归晓 树,蛩语伴疏灯。

《明词综》录这首词,另有一个 小题曰“春情”。细读全词,显为 “秋情”之误。其一,词中出现皆秋 天典型景物,如“落叶”、“蛩语” 等; 其二,词上片明确点出“病从秋 后减。”这是一首以秋天肃杀、萧条景 象为背景的抒愤之作。联系明末的国 势危急,可知词人乃有感而发。

词人牢骚满腹,痛感现实之不可 为,故将自己沉醉在酒国,以酒解 愁,以醉忘忧。任意放纵中掩饰不住 深深的失望。日复一日,情绪愈益消 沉,甚至连平日喜爱的笔墨,此时也懒 动了。在这种失意、愤懑的情绪笼罩 下,词人特别难以忍受秋天里的萧萧 落叶。三三两两的落叶声,提示词人 季节的无情、万物的凋零、人世的 变幻,更使词人自然联想到风雨飘 摇的现实环境。这一切正是词人自放 自纵、郁愁难解的根结所在。词人并 不明说, 明说出来的则是“病从秋 后减,愁向雨中生。”仿佛这就是对 上面全部情绪波动的解释: 病后人 瘦,因病生愁。事实上,词人之所以 得病,形容枯瘦,皆因心情郁闷、 愁绪难解导致。这两句所写的仍然是 果,上面含蓄透露的才是因。它从侧 面告诉读者,词人内心愁闷郁积之深 久。词人安排秋雨绵绵,落叶纷纷的 秋景为陪衬,寥寥几笔,更给人孤 独、凄寒的感受。

既然现实如此不可为,词人便逍 遥乡里,自由自在,决心隐居以独善 其身。这仿佛是解脱愁闷的唯一方法。 “白石”,指宁戚不得志时的《饭牛 歌》,李白《秋浦歌》也有“空吟白 石烂”之句。“黄庭”是道家经名, 讲道家养生修炼之道。因此,词人平 日拊剑高歌失志之曲,闲时焚香展诵 道家经书,修心养性,不问世事,俨 然一幅隐遁避世、超然物外的姿态。 其实,这仅仅是词人主观上美好的愿 望,内心的愁苦和郁愤是无法排遣 的。“徘徊山寺又钟鸣” ,黄昏来 临,山寺钟鸣,词人徘徊不定,不得 安宁。白日以为已被忘却的愁恨再度 悄悄布满胸臆。他始终没有隐士的超 脱,纠缠不休的只是丝丝缕缕的愁 恨。随着暝色降临,一天最难堪的时 间来到,词人再也无法静心吟曲诵经 了。黄昏的暗淡色泽,在词人心灵上 涂抹了浓重的阴影。在昏鸦啼声中, 词人怀着凄寒、落寞的心情,无可奈 何回到屋中,相伴孤灯,寂寞冷落, 形影相吊。词人大约又要设想种种解 愁方法,又要经历新的一番痛苦折磨 了。全词以景语结束,词人的情绪凝 结其中, 既含蓄深婉, 又余味无穷。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