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2023-08-31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衰 柳

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叶叶 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阵阵寒鸦飞 影乱,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梦里鹅黄拖锦 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这一首咏衰柳的词,见《王船山 诗文集》中的《鼓棹二集》。这集中 所载词多咏物之作,略同于南宋末入 元词人王沂孙、周密等,不同的是船山 多用小令,兼北宋词言情的隽快,南 宋词寄托亡国恨的深远。

衰柳词喻明朝的灭亡,想恢复已 经无此可能,西风一到,柳叶尽凋, 自求生计的人已另寻温暖之地,词人 梦想春光,但一去已不能复返。

这首词,层层递进,句句落到绝 境。上片首三句:“为问西风因底 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底, 什么的意思。三句意思是说: 为我 问西风因为什么而怨恨杨柳,百千次 地旋绕衰柳吹,苦苦地要系情的柳丝 断折。“情丝”一词本吴文英《风入 松》:“一丝柳一寸柔情。”情丝也 含有比喻眷恋明朝的士民的意思。这 一咏物词是南宋人写不出来的,当时 清王朝确是不容有怀念明朝的士民存 在的。在东南就有如奏销案等大狱频 兴。

结二句: “叶叶飘零都不管,回 塘早似天涯远。”回塘是圆形大的陂 塘,和方塘相反。温庭筠《商山早行》 “凫雁满回塘”,杜甫《远游》 “清 庙(苏州吴王庙)傍回塘”,自然回塘周 围种柳,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漫。” 这里指衰柳所在地。既然西风把柳叶 吹尽,到处飘零,那么早就离生根土 地有如天涯了。这两句说尽柳的衰败, 叶的飘零的绝境,这正象征明朝遗民 的命运。

上片以景寓意,下片就先写寒 鸦,和上片景色相衔接。“阵阵寒鸦 飞影乱”一句写出寒鸦无枝可依情 况。次二句:“总趁斜阳,谁肯还留 恋。”即都去赶夕阳的温暖,没有 谁还留恋衰柳。这两句正与杜甫《登 慈恩寺塔》一诗“君看随阳雁,各 有稻粱谋”意思很相近,也就是说多 数人自找温暖栖身之地。杨柳本栖鸦 的地方,李白诗“杨柳可栖鸦”是 春正浓。现在飞乱了,正似温庭筠 《开圣寺》诗:“向陵鸦乱夕阳中”, 又他的《南湖》诗:“水鸟带波飞夕 阳”,所以这三句词情景理意俱到。 这三句暗寓多数人已经分散自谋生计 了。下二句结语和寒鸦却持不同的态 度,船山代表一些遗民说出了心中幻 想,但那毕竟是幻想,明朝是难以凭 少数无力的人们来恢复的。所以词的 最后二句说:“梦里鹅黄拖锦线,春 光难借寒蝉唤。”前句中“鹅黄”是 嫩柳的颜色。宋蒋捷《洞仙歌》咏 柳: “自鹅黄千缕,数到飞绵。”锦 线如僧仲殊《蓦山溪》咏柳:“黄金 线软。”“拖”字也见苏轼《点绛唇》: “柳含烟翠拖轻缕。”这些描写都是 形容春来垂柳的新生姿态。这就是梦 中所想念的。但次句却只有船山跟随 桂王和当时当政者周旋过,才写得出, 寒蝉和衰柳只能同归于尽,又怎能靠 它们来唤回春光!

这一首词写衰柳,比兴手法比较 鲜明,西风一喻,积慨极深,超越常 情之外,上片景物都已达到拟人化程 度。下片移情入景,全成感慨的话 语,又句句是诗词中常见景物,就描 写而论,已达精微境界,并突破了前 人窠臼。但总的说来,主体的感情迸 发虽然通过客体表现,却远远超过了 客体的反映,是情景交融,但情胜于 景,这也是此词的特点。

就字句讲,第一句“为问……”, 实际也不必问,只是意在表示特别关 注,正象欧阳修《鹊踏枝》“泪眼问 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样。 “因底怨”、“苦要”、“都不管”、 “早似”都是词中之眼,表现出一派 绝望。下片写寒鸦之“乱”、“总趁”、 “谁肯”全系叹息人情事理的必然。 结二句一希望,一绝望,恰使与故国 诀绝之情突出。全词只“梦里鹅黄拖 锦线”一句最美,这实际也是对鼎盛 时的明朝的追怀。虽然写词不是写历 史,不能追源亡国之祸所以形成,但 也是为清兵南下后,南明直到永历亡 这段史实的映证。就此词也可看出船 山词里还含有他的哲学思想和史鉴。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