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2024-10-16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 家燕子,一例阑珊。

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 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张煌言被清军捕捉之后所作《放 歌》云:“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 陆沉兮陵谷崩。”又云:“予生则中 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 为轻。”煌言自起事抗清以来,或提 师北伐,或避虏南征,或率旅入海, 或窜身山峤,风雨飘摇,波涛震荡, 对明朝一片忠心,早将生死置之度 外。然而明朝大势已去,狂涛毕竟难 挽。难怪此词一起就沉痛万分:“锦 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昔 日锦绣般的大明江山,如今却笼罩在 一片瘴岚烟雨之中。次句一拗,愤怒 斥责腐败的朝廷,究竟是何人把一个 好端端的大明河山断送了呢?感情十 分郁愤。首二句一本作“无数江山, 何人断送”。李后主不是写过“独自 莫凭栏,无限江山” (《浪淘沙》) 之句吗?如果说李煜只是对昔日小朝 廷的一味怀恋,充满个人感伤之情的 话,那么,煌言所写则不仅有亡国之 痛,更有对亡国缘由深沉的思考,具 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思考,在南 明清初的有识之士中有相当的代表 性,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云: “暮春三月,江 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 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 “故苑 莺花”用此,指故国的杂花群莺。 “旧家燕子”,用刘禹锡“旧时王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 巷》) ,为词家熟典。不管是故苑莺 花也好,旧家燕子也好,都无例外地 阑珊——凋零的凋零,衰落的衰落 了。“故苑”两句照应“锦样江山”, “一例阑珊”承前“雨瘴烟峦”,前 后映带,“何人坏了” 一句更显得沉 痛万分。

上片写江山,下片转写己身。过 片两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天赋愚 钝,不能顺时应势,如今明朝已亡, 更不必去问什么秦关汉关了。此二句 正话反说,首句深层含义则谓,明知 明朝大势已去,诚如作者《答赵廷臣 二首》其一所云:“难挽龙髯空负 鼎,姑留螳臂强当轮”; 其二:“揶 揄一息尚图存,吞炭吞毡可共论。” 力量悬殊,复明几无希望,然而一息 尚存,或如吞炭的豫让,复仇之心至 死不泯;或如吞毡的苏武,备受艰辛 始终不降。“天顽”,虽是谦词,但 “顽”字亦可作“顽强”之“顽”解。 “付与天顽”,有生来就顽强、百折 不回之意。煌言把历史上汉人的政权 视为正统,而千年来的秦关汉关如今 落入谁手呢?这里的“关”,当然也 包括清军长驱直入的山海关。“休更 问”,实为沉痛之语。锦样江山就这 样断送了,秦关汉关旧关新关都没能 挡住清兵的铁蹄。煌言二十六岁起事 抗清,多少个年头过去了,他在镜中 窥见白发,可是事业又是如何呢?有 说不出的感慨。“国瘁人亡,何能无 泪”! (《复庐牧舟司马若腾书》) 烈士暮年,和泪看剑,荡气回肠,何 等悲凉!“青萍”,宝剑名,见《抱 朴子·博喻》。宋张孝祥《六州歌 头》云:“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 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 零。”孝祥词仍不失豪壮之气,而煌 言英雄失路,日暮凄凉,词中流露出 更多的哀痛之感。

作为一个爱国英雄,张煌言的可 贵之处,是他时时不忘将一己之身同 无限江山的命运维系在一起。他十分 痛恨那些误国之人,又苦于难于恢复 邦国,眼睁睁看着锦绣江山完全沦入 敌手,情词沉郁苍凉。上片“何人” 句故作一拗,下片“此身付与”两句 从反面说出,起伏跌宕,尤能表现词 人郁愤难平之气。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