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病中有感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 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 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 追往恨, 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 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 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 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梅村《贺新郎·病中有感》词, 旧传为其绝笔。如沈雄云: “闻吴祭酒 于临终日,殊多悔恨,作《金缕曲》 (即《贺新郎》) 云云,嘱后人勿乞 墓志,但题 ‘诗人吴伟业之墓’ …… 死不自讳,朝野哀之。” (《柳塘词 话》) 尤侗、沈德潜、赵翼诸家,也 有类似的评论。当代文学史家多从此 说。近人李学颖先生作此词《小考》, 引谈迁《北游录》,确定此词盖作于 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其下限亦止 于顺治十三年丙申。盖《北游录·纪 行上》已著录此词,而谈迁卒于顺治 十四年 (1657) ,梅村卒于康熙十年 之冬(1671年冬) 。此词虽作于病中, 其内容虽为倾吐失节后的悔恨心情, 而距梅村之下世,尚有十七年,不得 称为绝笔。李先生引证确凿,足以纠 正尤侗、沈雄诸家之误。
梅村才华艳发,名著一时,崇祯 四年以第二人及第。甲申 (1644) 国 变之后,曾隐居十年,无意出仕新 朝。最终乃因“当路诸人,多疑其独 著高节,全名于世,于是强起荐之” (《娄东耆旧传》本传) ,而梅村亦以 “保全宗绪”一念之差,恐遭不测之 祸,乃致铸成大错。虽出山之后,任 国子监祭酒 (相当于清末京师大学堂 的校长) 仅有一年,而在内心深处,永 留创痛。在应召北上前后所作的诗歌 中,反映这种难言的痛楚的诗篇,不 啻数见,如作于将赴召时的《自叹》 云: “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 变名难,松筠敢厌风霜苦,鱼鸟犹思 天地宽。”应诏北上途中《过淮阴有 感》云: “浮生所欠唯一死,尘世无 由识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不能仙 去落人间。”丙申 (1656) 南归经商 邱《怀古兼吊侯朝宗》云:“死生总 负侯嬴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梅村 曾和侯朝宗约定不仕新朝)可见梅村 一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进退出处悬于 一发之际,不能作出刚毅的决绝,以 致终于失节。后世讥其性格软弱,思 想上矛盾重重,优柔寡断,自陷泥 淖,是不为无因的。
在这首《贺新郎》词中,他悲苦 地自诉所遭,除了自怨自艾不作矫饰 语之外,更深度地表明他的眷念故国 之情。上片缠绵悽恻,不惜洒血破 肝; 下片哀痛深沉,自愧草间偷活。 足见“此老遭逢不幸,未失良心。” (用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语) 首 句“万事催华发”,是说自中年以 后遭逢世变,哀乐无端,人间万事, 都在催人头白。语意含蓄,是全词的 发端。二、三两句: “论龚生天年竟 夭,高名难没”,是以西汉末期的龚 胜和自己相比。龚胜在王莽篡汉以 后,拒绝新朝的征召,毅然绝食而 死。虽然夭却“天年”,但是“高名 难没”。自己虽说被迫出山,如今也将 夭天年,却使自己陷身于贰臣之列,那 里还谈得上什么“高名”? 然而这两 句还包含更深的意思,据《汉书·龚 胜传》记载: 汉哀帝时龚胜任光禄大 夫,有清名。王莽称帝,他义不受辱, 死年五十七。在他死后,有老父来 吊,临哭甚哀。接着那老者说:“熏 以香自焚,膏以明自消,龚生竟夭天 年,非吾徒也。”可见龚胜是以高名 而自夭天年,如熏之以香自焚,膏之 以明自清,则是“高名”于人,实乃 招致身亡的根源。自己被迫失节,也 因自己早负“高名”,以致丧乱之后, 欲求为逸民而不可得。然而龚胜以 “高名”而死义,我则以“高名”而 失节,是我之所遭,又惨于龚胜。我 之所欠,唯此一死而已。思念及此,岂 不令人痛心。“吾病难将医药治”以 下五句,分层痛诉。先说: 我所患的 病症,乃是心病,是难以用医药治疗 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 年身。”世上那有治心病的药物呢! 次说: 我的胸中,尽管有耿耿的热血, 但痛深内心,能够向谁倾诉呢?我只 待把这点热血,洒向故国的西风,洒 向旧京的残月,让西风把它吹冷,让 残月把它照透,也许这西风残月,能 够理解我的衷曲吧,然而一念之差, 百身莫赎。除了自愧自恨之外,又有 谁能鉴谅此情的怨苦呢! 不宁如此, 我便剖却心肝,把心肝放置在地上, 问问那位神医华佗,可能解开我的千 结愁肠否?词写到此,作者已声情俱 咽,乃在这片结语中说: 追怀往昔的 恨事,我只有倍增悽咽而已。可见病 中苦恨之深。
下片“故人慷慨多奇节”三句, 念及当年同以风义相期的故人,进一 步倾吐自怨自艾之情。作者的故人, 多为复社义烈之士,如松江陈子龙, 华亭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嘉定侯岐 曾、峒曾兄弟,皆于“日匿霜零,天 崩地析”之季,慷慨捐躯,甘为国死, 义无反顾。而自己当年却“沉吟不断, 草间偷活”,平昔所期,竟至成为虚 语,有愧于故人多矣! 接着用“艾灸 眉头”三句,写当前之处境郁悒,只 能触绪怆怀。“艾灸眉头瓜喷鼻”这 句是用隋代麦铁杖故事。据《隋书· 麦铁杖传》:辽东之役,铁杖自请为前 锋。他对医者吴景贤说: “大丈夫性 命,自有所在,岂能用艾炷灸额,瓜 蒂喷鼻,治黄热不瘥,而卧床死于儿 女手中乎! ”作者自伤而今处境,正 如“艾炷灸额”,“瓜蒂喷鼻”,已 经难能再行决绝了。自己早已陷身于 重重忧患痛苦之中,这才意识到故人 慷慨殉义意义的重大啊! (艾灸: 是 用艾绒搓成艾炷,在患处燃灸。是灸 术之一。瓜喷鼻:患黄热病,把瓜蒂 放在鼻端,吸之以便通气。医法之一。) 接着又以“脱屣妻孥”两句,对自己 恨事的形成自作论断。“脱屣妻孥” 出典,见《汉书·郊祀志》: “嗟乎! 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 耳。”屣(xǐ) ,鞋。脱屣,脱掉鞋 子,比喻极为轻易的事。“一钱不 值”,语见《史记·魏其武安列传》: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灌夫 语)这两句是说: 事到如今,我才明 白丢弃自己的妻孥并非易事,我已辱 身出仕,有亏大节,竟成为一钱不 值之人,又何须强颜为自己解说呢! 古代人极重节义,“时穷节乃见,一 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作者自悲失节,乃作此痛心疾首之 语于生命垂危之际,其悲辛自愧之 情,自与钱牧斋、龚芝麓之徒有别。 歇拍: “人事世,几完缺。”回顾全 词,感叹人世之事,总是变化莫测, 完缺的契机,本是操之于己,早日断 绝,便能全此大节,难于决绝,只有 身败名裂,归于残缺而已。
综观全词,可知梅村在入清以 后,虽图长期隐处草野,作昭代逸民, 但对清朝的强力统治缺乏认识,缺乏 坚持反抗斗争的勇气,他企望清廷哀 怜他的处境,让他继续隐居下去,但 是清朝统治者并没有给他满足“愿 望”,悲剧的形成,使他抱憾千秋, 其情可悯,其志堪哀。读此《贺新 郎》一阕,深感名节于人意义之重 大,若梅村者,令人徒增浩叹而已。 就词论词,自不失为直抒胸臆哀感悽 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