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2019-07-18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舟中感旧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 来江令,往事何堪说。近水残阳,龙归剑杳,多 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 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 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销歇。世事流云, 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 如共人凄切。

这是一首感旧词,写作年代不 详。题为《舟中感旧》,当为作者某 年春天行舟旧地时,抚今追昔,有感 而作。词的起始三句描写久违了的春 天又来到了,两岸桃花依旧在春风里 盛开,翩翩飞翔的燕子似曾相识又归 来。春风又绿旧地,万物依然,而人 事已改。“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 事何堪说。”刘郎,即唐代诗人刘禹 锡,他在贬官十年后被召至京师时, 曾于春日游玄都观,写过一首《戏赠 看花诸君子》诗,影射新贵,结果再 度遭贬; 十四年后再回京师时,又写 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其中有 句云: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 今又来。”讽刺意味格外明显。江 令,即南朝梁诗人江总,曾官梁太子 中舍人,入陈后历任尚书令,世称江 令; 有宅在金陵,入隋后拜为上开 府,南归时曾独自“乘春寻故里”, 写过《南还寻草市宅》诗,感伤于径 毁、林残、花落、宅空,兴物是人非 之叹。词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抒发了 时过境迁、往事不堪回首的人生感 慨。接着“近水残阳,龙归剑杳”又 用一典。《晋书·张华传》说,雷焕 在丰城得到龙泉、太阿二剑,送一张 华,留一自佩,并说: “灵异之物, 终当化去。”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 平津,剑忽从腰间跃出掉入水里,使 人入水打捞,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 萦有文章。这里以剑化龙归,表示壮 志未酬、伟业中天之憾,因而“多少 英雄泪血”。泪血,即流血; 或作“泣 血”解,谓极其悲痛而无声之哭泣, 亦通。上片以直抒胸臆作结: “千古 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河 山依然如许,而昔日豪华转瞬即逝, 一去不返。“千古恨”三句,力能扛 鼎,饱含了古往今来、前代词人所共 有的黍离麦秀之悲。

下片从“恨”字上生发,继续运 用典故以抒发感慨。“白玉楼”用李 贺典。传说李贺将死时,有绯衣人驾 赤蚪,持版书,笑曰: “帝成白玉 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 也。”少之,贺气绝而亡。(事见李商 隐《李贺小传》)后世祭文因此而常以 “白玉楼成”指文人之死。“黄金台”用 战国时燕昭王筑台延贤士典。相传燕 昭王曾筑台于易水东南,置千金于台 上,以招揽天下士,故名黄金台。昔 日的文人贤士俱往矣,而今只有明月 夜夜空照白玉楼前、黄金台畔。面对 沧桑巨变,休笑垂杨易凋残,秾李还销 歇,世事亦如流云变幻,人生亦如飞 絮飘零。种种的悲哀,都交融在山猿 这断断续续的呜咽啼叫声中。结句移 情于物,“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 人凄切。”词人将西山拟人化、感情 化,写西山也眉黛惨淡,愁容满面, 就像理解词人的心情似的,与词人同 悲叹、共凄切。这就将词人感旧伤亡 的故国之思深广化、强烈化,仿佛感 慨深沉动天地,愁思浩茫连广宇,感 染了大自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这首词将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 的兴亡之感,交织在一起,显得十分 深沉蕴藉,顿挫峭折,“外似悲壮, 中实凄咽,欲言未言” (谭献《箧中 词》卷五),沉郁苍凉,绝去纤佻之 习。尤其是虽频频用典,但词气流 畅,并无艰涩之感,而且能将含蓄用 典和直接描写有机地糅在一起,贴切 自然,浑化无迹,大大增强了词作的 思想容量和艺术感染力。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