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感 怀
玉笛清秋,红蕉露未收。 晚香残、莫倚高楼。 寒月多情怜远客,长伴我,滞幽州。
小苑入 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 声和泪咽,频洒向,故园流。
这是词人滞留幽州时写的一首思 乡感怀词。 起句“玉笛清秋,红蕉露 未收”,写的是清秋时节的一个夜晚, 鲜艳的美人蕉上缀满了露珠,词人手 持玉笛,款款地吹起了思乡曲。玉笛, 原指玉制之笛; 亦作笛之美称。,用 手指按捺; 元稹《连昌宫词》有“李謩笛傍宫墙”句, 笛, 即按笛吹 奏。红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 小,花色红艳。白居易《东亭闲望》 诗有“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句。 独坐笛,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晚香已残,而乡思未了。“莫倚高 楼”,化用范仲淹《苏幕遮》“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泪”词句意,表达的也是“黯乡魂, 追旅思”的情怀: 思念家乡,黯然销 魂; 羁旅愁思,缠扰不休。“寒月多情 怜远客,长伴我,滞幽州。”词人滞 留幽州的背景,当是入清后丈夫陈之 遴坐结党营私,而以原官发辽阳居 住,词人随往之时。贬官失宠,远谪 他乡,于忧患中自然更加念念不忘苏 州故园。远客,乃词人自称。从江南 姑苏到塞北幽燕,千里迢迢; 背井离 乡,举目无亲,唯有寒月知情解意, 长久忠实地陪伴着词人,度过如此漫 长、落寞、清冷的秋夜。将明月拟人 化,对月抒情,望月怀远,这些都是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写法,词人虽然未 能在意思上翻新出奇,但造语不落窠 臼,句中富有情韵。
词的下片写当时幽州一带有兵 戈战事,使词人乘扁舟泛五湖的梦想 不能实现,故而更增添一层思归不得 的惆怅。“小苑入边愁”,系借用杜 甫《秋兴》诗中“芙蓉小苑入边愁” 句,虽去两字,但语意不减,可谓妙 手天成。“金戈满旧游”,金戈,指 战事;旧游,指旧游之地。五湖扁 舟,用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雪会稽之耻后,遂携西施乘扁舟漫游 五湖事。范蠡尚有扁舟可泛,而词人连 一叶扁舟也没有,唯有梦里回到姑苏 故园。遥望南天,欲归无舟,身居异 地,乡愁难遣,怎不令人潸然泪下 呢?! “梦里江声和泪咽,频洒向, 故园流。”全词在魂系故园、悲泪横 流中收结,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朱孝 臧为徐灿的《拙政园诗余》题词云: “双飞翼,悔杀到瀛洲。词是易安人 道韫,可堪伤逝又工愁?肠断塞垣 秋。”所指大概就是徐词中这类词所 达到的意境。
徐灿的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清 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语》卷五中称 赞道: “国朝闺秀工词话,自以徐湘为第一”; “闺秀工为词者, 前则 李易安, 后则徐湘。 ”从这首词和 《踏莎行·芳草才芽》、《永遇乐·舟 中感旧》等词的分析中,可以证明陈 氏的评语基本上是中肯的、切合实际 的——虽然将徐灿与李清照并举,稍 有溢美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