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暮江烟外是高楼,卷帘钩,望吴洲。远水遥峰。
相对两悠悠。沧海月明都换泪,还道是,不曾 愁。
李白《菩萨蛮》词有“暝色入高 楼,有人楼上愁”句,本词的开头三 句可以看成是李白词的具体写照。它 点出的时间是一个暮色苍茫、江上烟 雾弥漫的黄昏,地点是江岸外的高楼。 作者通过时间、地点的介绍,很自然 地引出女主人公“卷帘钩,望吴洲”。 “高楼”指深闺,处在深闺之中的女 主人公,卷起窗帘,眺望江对岸远处 的吴洲。望什么?暮色苍茫、江雾弥 漫的黄昏景色是没有什么可观赏的。 女主人公为什么要眺望远处的吴洲? 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望”字很 关键,下文的“景”由望而见,“情” 由望而生。放眼望去,远处有很多的 景物,而她所撷取的却是这样一个 “远水遥峰”、“相对两悠悠”的画 面,水在远处,峰也在远处,它们两 两相对,距离当然越发遥远,而彼此却 又无休止地相对凝视着。这里用的是 拟人手法,赋予自然山水以丰富的人 的情感。表面是写景,实质是女主人 公思念远方情人的心理的真实写照。 她在此景此境中,和在远处的情人遥 遥相对,那种悠悠怀念之情不禁油然 而生。当然,这种相思的情感,蕴含 着无限的哀愁。结句以景结情。“沧 海月明都换泪,还道是,不曾愁”, 是写沧海之水何其多,明月之光何其 广,都换成了多情女子流淌不尽的晶 莹的泪水。通过夸张、比喻的描写, 形象地烘托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深 沉的哀思。词写到这里,应该说已经 把女主人公思念远方情人的无限愁思 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可是最后的两句 却大为出人意外,明明是愁思很深, 反说是“不曾愁”。显然,这或者是 一种故意的掩饰,或者是不敢触及最 伤心之处的聊以自慰。这种反其意而 用之的写法,比起正面的描写,艺术 效果要强烈得多。正面描写,易流于 平淡; 反其意而用,则更能揭示女主 人公愁思的深沉。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 “曲家高手,往往尤重小令。盖小 令一阕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 有余味。”这首小令仅三十五个字, 却蕴涵了丰富的内容。既写了景,又 写了人,更写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 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语言也含蓄蕴 藉。作者以“不曾愁”结句,这就留 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进一步去 体味词外的内涵,使全词言虽尽而意 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