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重阳晚眺遇雨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 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 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 暮鸦。
这是一首重九晚眺词。上阕写远 眺中所见景物,下阕写诗人的触景伤 情。
上阕开头两句,晚霞映照着十里 百草丛生的原野,秋风中南归群雁栖 息在远处的沙洲上。诗人用“晚霞”、 “归雁”点出了秋晚。“雨迷村外行 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这两句不 仅对仗工整,而且写雨景也极为出色。 前两句虽是傍晚时分,但在晚霞映照 下,尚能远眺十里外的原野,清晰地 看到秋雁歇落在远处沙洲之上。现在 凉雨骤降,视线完全模糊,再也看 不清村外行人的渡口,待雨停之后, 看到经过一番雨水的润泽,溪南处士 的家园是繁花满眼。“花满溪南处士 家”,与杜甫《春夜喜雨》 “晓看红 湿处,花重锦官城”有异曲同工之 妙。上阕“雨迷”句写实,“花满” 句虚写。虚实结合,浑然一体,更深 化了词的意境。
下阕起首三句写带着寒意的秋天 雨景,引起了词人的联想,伤感之情 不禁油然而生。回顾走过的历程,辜 负了年华岁月。为了四处谋生,象飞 蓬似的听凭天涯飘泊。其中“任”字 尤为生动,充分表达词人身不由己、 到处沦落的凄苦境遇。如果说前三句 是写“思”,那么后两句就直接写 “感”了。西风年复一年,吹白了诗 人的一双衰鬓; 傍着东篱独酌,计数 着天空几只寻巢栖宿的昏鸦。两句都 是用典。“江州”是指江州司马白居 易。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就把 自身的遭遇和被贬谪外放的白乐天的 命运,连结一起。“东篱”是用陶诗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二十 首》) ; “暮鸦”是用辛词“斜日寒 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代人 赋》) 。陶渊明因为志趣和性格与统 治阶级上层社会格格不入而归隐田 园; 辛弃疾由于抗金收复失地的壮志 未酬抑郁而终。他们乐于过田园生活 是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诗人用陶、辛 的典,不能简单看作语言上的继承和 修辞上的需要,应从思想感情上看出 他与陶、辛产生了共鸣,想在孤独境 地里力求解脱,效法他们乐于过与世 隔绝的、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除了用典和 虚实紧密结合外,上下阕之间也做到 了前后照应。如下阕的“西风”与上 阕的“萧萧”呼应;“东篱”又照应 上阕的“花满溪南”。这就使全词浑 灏一气,无斧凿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