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翠管金尊留不住,青山又送斜曛。长堤柳絮落纷 纷。紫骝嘶渐杳,朱户掩黄昏。
独自烧香临 欲睡,无言重揾啼痕。子规频唤那堪闻。春花都 作雨,晓梦不成云。
这首词写离愁别绪,上片写送 别,下片写别后之难堪,用的是一个 女子的口吻。开头道明伤别之意: “翠管金尊留不住,青山又送斜 曛。” “斜曛”,即落晖。这两句意 思是说,太阳就要落山了,尽管离筵上 有美乐醇酒,但“去也终须去”,就 象要挽留西下的落日是徒劳的一样, 再也不能把他留住了。语气既凄楚感 伤又无可奈何。留是留不住了,只好 目送他远去: “长堤柳絮落纷纷。紫 骝嘶渐杳,朱户掩黄昏。”行人骑着 骏马渐渐走远了,消失在柳絮飞扬一 片迷蒙的暮色里,留给她无限的怅 惘,触发她无限的哀伤。送行回来, 朱门一掩,她似乎是想把刚才发生的 一切隔绝斩断,不再回首; 又似乎是 想免受外界的干扰独自慢慢地回味品 嚼。这三句包含了三个古典诗词中关 于送别的文学意象和文化符号: “长 堤”、“柳絮”、“黄昏”。古人多 缘水而居,交通主要靠水路,故送 别也多在水边、由于历史文化的积 淀,长堤后来成了送别地的代称。柳絮 更是多种情感意绪的传神物化。从季 节来看,它标志着春色渐老;就形态而 言,它飘忽不定,人们或借以伤叹身 世飘摇,或用来形容心绪不定、迷蒙 怅惘; 自字面观之,因谐有 “留” 音,常为人用作离愁别绪的载体。至 于黄昏,古人多在黄昏送别,它作为 感伤的象征物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上 片数句,词虽绮丽,曰“翠管” 、 “金尊”,曰“青山”、“紫骝”, 曰“朱户”、“黄昏”,然表达的却 是凄楚哀怨之情。
下片笔意轻转,写送别回家后的 情景。“独自烧香临欲睡,无言重揾 啼痕。”别后当晚,百无聊赖地独自 烧着沉香,烟雾缭绕中几度昏然欲 睡;然而沉思默想,思今追昔,不觉 潸然泪下。曰“无言”,见出其孤寂 悲凉的处境与心境。曰“重揾”,道 出她忧思之切,愁苦之深。“子规频 唤那堪闻”,“子规”,即杜鹃 鸟,其声凄厉哀怨。夜深人静之时, 一个独守空房刚刚遭受离别打击的女 子,本已愁绪满怀、辗转反侧,偏偏 还要频频听到这令人肠断心碎的哀 鸣,她那早就极为脆弱的神经,简直 不能忍受这种强烈的刺激了。“春花都 作雨,晓梦不成云。”宋玉《高唐赋 序》言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常以云 雨喻男女欢会。这两句联系起来看, 大意是说花朵上沾带着宿雨,但早上 的梦境却未出现云朵。有雨无云,显 然是暗寓梦中的欢会没有成功。主人 公原期待在梦中寻求欢乐,暂脱愁 海,无奈未能遂愿。
综观全词,尽管写的是习见的伤 别题材,但由于情真意切,仍有其动 人之处。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条理清 晰,由送别说到归家,从黄昏写到拂 晓。在抒情技巧上,由于作者善于撷 取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来表情达 意,因而显得意蕴丰厚、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