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2019-07-19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游岱宿碧霞宫下

丹梯直上凌阊阖,冥冥欲通天语。白细如萦,青长 不了,铁索一条来路。奇松对舞。早透顶寒涛,暗 生云雨。稳著芒鞋,采芝常愿伴樵侣。

仙灵 今夕会好,听瑶环翠玦,飞响何处? 壑引虬吟, 林招鹤梦,拓出琼壶如许。秦碑汉树,要明月呼 来,共论今古。海色晴边,一声鸡报曙。

这是一篇记游词。题中有 “游 岱”二字,知为作者登临泰山之作。 碧霞宫,又称碧霞祠,内祀泰山女神 碧霞元君。祠在泰山顶上天街东端, 是一座白云缭绕的“天上宫殿”。作 者登临泰山之巅,夜宿于碧霞宫下的 天街旅次,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阙 写白天登山所见。“丹梯直上凌阊 阖,冥冥欲通天语”,落笔两句,极 写泰山之高。丹梯,指登山石级,因 多为花冈石凿成,其色赭红,故称丹 梯。阊阖(chāng hé),神话传说中的 天门,此处实指泰山的南天门。一个 “凌”字,非常传神地画出了作者向 上攀登的雄健神态,抒发了作者“凌 绝顶”时的喜悦豪迈之情。“冥冥欲 通天语”,登上“天门”,峰高插 云,深远浩渺,作者有如入仙境之 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和天上神仙对 话的强烈愿望。这样写,一方面进一 步从主观意念上烘托了泰山的高出尘 寰,另一方面也为下阕的“仙灵今夕 会好”伏下一笔。作者登临送目,呈 现在他眼底的是一幅“白细如萦,青 长不了,铁索一条来路”的壮阔而奇 险的画面。第一句活用了东汉马第伯 《封禅仪记》中“瞻黄河如带”的意 思:天边流过的黄河,宛如一条银白 闪光的缎带; 第二句则由杜甫“齐鲁 青未了”的诗句化出: 齐鲁大地,苍 山如海,延绵起伏。这两句写得气象 阔大,境界高远。第三句写作者回顾 登山之路,但见悬岩千尺,石阶陡 窄,铁索钩连,实在令人惊心动魄。 这三句景物描写,由远及近,层次井 然,也自然引出对“来路” 景观的 描绘。作者在描绘“来路”景观时, 不是有见必录,而是将最有代表性 的、最能“打动”作者自己心智的东 西摄入镜头。“奇松对舞”,对松山 被称为“岱岳最佳处”(乾隆诗 句),这里两峰夹路对峙,松树层层 叠叠,白云缭绕,松涛轰鸣,用“对 舞”,以拟人笔法,赋予静物以动 势,笔墨轻灵,景象生动,给人以身 临其境之感。“透顶寒涛,暗生云 雨”,正由于松深如海,遮天蔽日, 才使人产生寒凉之感。前人《百丈崖 观瀑》诗中“松阴漠漠逼人寒”,表 达出的也是这一感受。作者身在林 中,恍如置身世外,油然而生出世之 想,“稳著芒鞋,采芝常愿伴樵 侣”,穿着草鞋,伴着樵夫,往来于 高山之上,学仙人采芝。齐梁时的吴 均,面对富春江的美景,慨然写出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事务 者,窥谷忘返”的名句,也就是说, 即使那些有雄心大志的人,或热心功 名利禄的人,见了富春江的如画江 山,也会产生隐居的思想。这也正是 词作者的心态: 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 使他无限陶醉,他再也不想回到那烦 嚣纷扰的尘世,而愿与樵者为侣,以 山林为家。从而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 映了泰山的美和泰山所具有的无穷魅 力。

词的下阕从想象处落笔。泰山山 势高峻,上摩天宇,夜幕降临,山巅 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置身其 中,词人神驰物外,想象着仙人聚会 时热烈欢快的场面。“仙灵今昔会 好,听瑶环翠玦,飞响何处”,瑶环 翠玦(jué),美玉做成的环和翡翠做 成的玦,都是仙人身上的佩饰之物。 群仙毕集,山风隐隐传来他们身上环 佩叮咚的悦耳之声。“壑引虬吟,林 招鹤梦,拓出琼壶如许”,虬龙在深 渊低吟,灵鹤在林中栖息,构成了一个 人间仙境,正是仙人欢聚的理想环境。 琼壶,神仙们生活的地方。《史记·秦 始皇本纪》:“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 莱、方丈、瀛洲。”相传山形似壶,故 又称三壶山,琼壶即指此。“秦碑汉 树,要明月呼来,共论今古” ,秦 碑,指泰山上的秦代李斯小篆石刻, 是泰山保存最早的古代碑刻; 汉树, 泰山古迹中有汉柏院,中有汉柏五 株,传为汉武帝来泰山封禅时所植。 词人此时突发奇想,请求明月邀约古 老的秦碑汉树,与自己促膝谈心, “共论今古”。何等豪迈的气度! 何 等开阔的襟怀! 抒情主人公风神隽朗 的形象呼之欲出。良宵苦短,好梦难 继,“海色晴边,一声鸡报曙”,雄 鸡一唱,跃出地平线的一轮红日为茫 茫云海镶上闪闪发光的金边,天地从 暗夜中醒来,词人也从他自己虚构的 神话境界中走出来。全词以日出奇景 收束,气象开朗,境界博大,使读者 心神为之一振。

这首词想象奇特,气势磅礴,与 一般登临览胜之作大异其趣。前人说 他的词“纯雅中有眉飞色舞之致”, 实是一语中的,概括了他的词作的艺 术风貌。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