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2024-06-10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九日同子容登戏马台

项蹶刘颠,空剩此、荒荒台榭。眺不尽、斜阳半 壁,悲风四野。字字横排南去雁,山山乱走西来 马。恰河流、一线抱城圆,杯中泻。

踏旧 迹,无遗瓦,访旧事,无知者。且唱余和汝、蹇 驴同跨。六代风流名士酒,千年兴废樵人话。问 眼前、谁是出群才,陵王谢。

戏马台,在今江苏省铜山县南, 传说为项羽所筑。高十仞,方圆数百 步。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大会军士 赋诗。因此它成为一处历史名胜。这 首《满江红》是登临吊古之作。作者 与儿子郑容同登戏马台,凭吊古人遗 迹,饱览辽阔山川,感叹世事沧桑和 自然永恒,最后归到世无英雄的慨叹 上来。

上片写凭吊戏马台古迹,突出其 荒凉荒寂景象。“项蹶刘颠,空剩 此、荒荒台榭”,蹶、颠本意均为仆 倒,此处作消失解。项指项羽,刘指 刘裕。他们都是历史上叱咤风云、功 盖一世的英雄,如今也一去不返,无踪 无影,只剩下这荒凉的戏马台和那空 空荡荡的楼榭房屋。“眺不尽、斜阳 半壁,悲风四野”,词人登台远望, 但见荒野无尽,红日西沉,秋风四 起,一派凄凉景象,令人怆然生悲。 “字字横排南去雁,山山乱走西来 马”,抬眼望天,北雁南飞,排成一 字横阵; 放目四野,群山绵延,势如 万马奔腾。辛弃疾词《沁园春》有: “迭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这里用以突出山势的雄伟。“恰河 流、一线抱城圆,杯中泻”,从高处 下望,河流绕城,恰如一线环抱,河 水涣涣,象在杯中流淌。此为上片, 作者着力描绘戏马台及四周空旷雄伟 而又荒凉的景色,烘托出令人悲怆的 氛围,借以引出下文。

下片抒怀古之幽情,突出内心怅 惘凄凉的感受。“踏旧迹,无遗瓦, 访旧事,无知者”,写词人煞费苦心 凭吊访古而徒然未果。他踏寻历史遗 迹,却无片瓦可寻; 探求历史故事, 也无一人知晓。他只有和儿子一同骑 着跛脚毛驴奔波。“且唱余和汝,蹇 驴同跨”一句,形象地道出作者凭吊 古迹,低回咏叹的神态。“唱余和 汝”即“余(我)唱汝(你)和”。 此时作者心头已不胜感慨,一切都过 去了! “六代风流名士酒,千年兴废 樵人话”,六朝的风流业绩,千年的 兴废盛衰,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它们 或成为名士豪饮的谈资,或编入采樵 人的闲话,此外还能到哪里去找寻? 词人感到无限凄凉、无限怅惘! “多 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这 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表示今昔之叹的 常用语句。郑璜将其略加变化,寄寓 了深沉的感慨。当他从怀古的悲哀中 回到现实时,他不免感到失望,于是在 结拍中发出世无英雄之叹: “问眼前、 谁是出群才?”历史上曾产生过无数 英雄豪杰,如今也已烟消云散; 那么 当今之世,又谁是英雄,哪个是济世之 才呢?他感到茫然,于是他说出最后 一句希冀的话:“陵王谢”,即是超越 王(导)谢(安)。王导和谢安都是 东晋时的豪杰。作者感叹世无英雄, 也就是希望英雄出现,但最终是失 望。所以这两句话是混杂了作者悲 悯、讽刺、希望和失望的复杂感情的。

读完全词,我们的突出感觉就 是: 历史的空虚感。如果把这首词和 其他词人的怀古词如王安石的《桂枝 香·金陵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 郑璜此词在思想境界上是相差一筹 的。王作和苏作虽然也有“六朝旧事 随流水”、“人生如梦”的感慨,但 他们在感叹人生如梦、人生短暂的同 时,仍然没有泯灭对现实生活的热 情,仍然洋溢着进取的精神,他们是 豪气不减。郑璜此词,通过凭吊荒凉, 极力渲染一种苍茫然又近乎绝望的 情绪。虽然尾句,略有振作之感,但 与王安石、苏轼等大作家的作品是不 能同日而语的。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多 用白描。作者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抒 情,显得极有层次,而且通篇平稳流 畅。情感的流程也就在这层层描写中 显示出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