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纸 鸢
片羽又青云,摇扬半天春色。莫羡儿童牵引,怕 东风无力。
微茫纤绠系虚空,远影定谁识? 偏是绿杨烟外,有流莺窥得。
这是一首咏物词。“纸鸢”即风 筝。
词作一开头,便着力描绘纸鸢在 空中飘扬的形象。“片羽又青云”, “片羽”是比喻,指风筝。这句的意思 是,纸鸢扶摇而升,直上云天。词语 极为洗炼。纸鸢白色,云青色,色彩 也够明丽,相映成趣。“摇扬半天春 色”是说风筝在天空高高飘扬,摇曳 多姿,给绚丽的春色增添了勃勃生 机。词首两句写风筝的动态形象,用 墨经济,状物生动、逼真。接下来 “莫羡儿童牵引,怕东风无力”两句, 用高飞的纸鸢抒写感受。“怕东风无 力”难以升空,喜有儿童牵引。上天 后又“怕东风无力”坠落尘埃,庆幸 中带着几分不安之意。
下片“微茫纤绠系虚空”换头, 牢扣“牵引”写实。“绠”原为汲水 绳索,这里指风筝的牵引线。风筝已 飞得很高了,隐隐约约的牵引线就象 系在虚空中一样。“微茫”一词既写 纸鸢高远,又言“纤绠”细微。“系虚 空”三字暗示纸鸢所潜伏着的危险, 形象地解释了“怕”的第二点原因。 写到这里,词人意犹未尽,巧妙地用 “远影定谁识”一句设问,暗把立意 引向更深一层。从字面看,“远影” 只指纸鸢飘得愈益高远,实际上是紧 承上面“怕”字,只有那置身于“绿 杨烟外” (太平景象)眼明声美的黄 莺才能看得真切。结语自然工巧,委 婉蕴藉。
咏物词,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 情。《纸鸢》一词寄意尤深。作者二 十七岁中进士,尔后仕途平坦,先后 担任翰林院编修,湖南、广西巡抚等 职,已属出人头地的高位。周所生活 的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是中国封建 社会日趋衰落的时代,君主昏聩,政 治腐败,财政困窘,贪官肆虐,民怨 沸腾,反抗叠起。清统治者又大兴文 字狱,恣意镇压进步文人,搞得知识 分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周既在朝 廷做官,又出巡湖广,深谙时弊,而 心情未免惴惴。因此,他在广西任上 就以病乞休,知机下野。本词可以说 是他告退前内心的写照。词人以纸鸢 自况,“莫羡”两句道出了他的忧虑和 担心: 常有身“系虚空”的惶惶感。
丁绍仪在《听秋声馆词话·卷十 五》中评周词: “绮丽缜密,直逼草 窗 (南宋词人周密) ,《纸鸢》一词, 寄兴尤婉。” (《词话丛编》)甚为 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