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王建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自来对月咏怀者不知凡几,佳句亦多。作者知之,故着想高踞题颠,言今夜清光,千门共见。《月子歌》所谓“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秋思之多,究在谁家庭院?诗意涵盖一切,且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尤见空灵。前二句不言月,而地白疑霜,桂枝湿露,宛然月夜之景,亦经意之笔。(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诗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析】
对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历,自古就有许多种说法,诸如“唐明皇游月宫”说;“嫦娥奔月”说;“时令节气”说等。但不管来历如何,八月十五成为节日,是从唐代开始的,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王建此诗便是写的这个中秋之夜。
诗先是从作者居住的院落着眼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夏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正中。中秋之日,云稀雾淡,秋雨洗尘,此时的月光最为皎洁、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清辉洒满大地。唐代诗人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曾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这样的时日,这样的月光,自然会给人以很强的美感,但诗人却在缓缓地说“中庭地白”。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写月色不写空中而写地,这是诗人普遍的手段。这自然令人想起王建之前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使“地白”的效果确实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如霜如雪,柔和清冷的感觉。这些,又能使人想起王建之后苏轼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艺术上的互通之处。月色之中“树栖鸦”,月华倾洒而“地白”,这是无声的静;而树上栖鸦是怎样感觉的?其中就有声音之感了。因为树上居住鸦鹊,月再明亮也是难以见到的,只有闻其声才能辨出。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夜深的安定入睡,是完全可以凭听觉感受出来的。细心的诗人们总是注意到“明月惊鹊”的情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桂轮秋出半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方干《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月夜而注意栖鸟,正是用笔的精妙之处,这就进一步烘托出了月夜的宁静。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继续写这十五之夜的柔和宁静,且格外引人产生美的遐想。中秋之夜,丝丝寒意中不时传来露珠滚落桂花丛中的声音,但那种滚落是无声的,是心灵感应出来的。诗中的桂花是指人间的,何尝不是指天上的呢?唐人盛传月中有桂树,并有吴刚伐桂之说,“桂子中天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八月十五,月之最圆之时,想那月宫中,冷露也一定打湿了桂花,何止桂花,那树下挥斧的吴刚呢,捣药的白兔呢,仰望的蟾蜍呢,那“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的嫦娥呢?这“无声”而轻盈的冷露,沟通了人间天上。诗句展示了一个极具联想的美丽意境。
人间天上,月华如水,冷露无声,桂子飘香。此时此刻,这一切,不仅诗人在独立凝望,而是普天之下,人人都在举头明月,心驰神往,都被这明空的夜色的柔和情趣所浸润。对此情景,诗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全诗由景及月,由月及人,逐步推进,最后以诘问的形式,流露出一种感秋怀人之意。诗人怅然于客子离家、聚散无常、人间冷暖、月宫凄清而发出一种相思相忆的感念之情。实际上,从全诗的意脉上感觉,诗人是在抒发一种自己怀人念远之情,但却不着边际地说不知道那悠悠的秋思会落到谁的家里。话里有话,似乎是在说,别人都在望月,只有我还有诚挚的秋思。其情蕴藉深沉,表现得委婉含蓄。尾句的 “秋思”二字,另有一种解释,清人黄生在《唐诗摘钞》中评此诗说: “ ‘秋思’,琴曲名。蔡氏《青溪五弄》之一,非自注则末句不知其所谓矣。选诗最当存其自注也。”据宋本《王建诗集》及《万首唐人绝句》题下自注:“时会琴客。”意即此诗是同弹琴者相会时而作,然后寄给远方的朋友“杜郎中”。如果是这样,后一句应写成“不知《秋思》落谁家?”据蔡邕《青溪五弄》,五首曲子分别为:《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黄生之说倒是较有见地。如是这样,对于此诗结尾的余韵也丝毫没有什么影响,“秋思”既是琴曲的名,又是那一中秋月夜的相思之情,一语双关,备见作者匠心及用笔之隽永。亦如李白《黄鹤楼闻笛》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同一手法。
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曾评价这首诗说:“自来对月咏怀者不知凡己,佳句亦多。作者知之,故着想高踞题颠,言今夜清光,千门共见。《月子歌》所谓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秋思之多,究在谁家庭院?诗意涵盖一切,且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尤见空灵。前二句不言月,而地白疑霜,桂枝湿露,宛然月夜之景,亦终意之笔。”俞氏说此诗在诘问之中,笔致尤见空灵,确实说到了点子上。“空灵”是指超逸灵活,不着迹象。诗中那种秋思之情,那种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不见丝毫痕迹,但却又令人可感,超逸之中,具有很深沉的韵味。尤其是诘问语气的结尾,更是唱叹有神,不知不觉之中,给人深深的感染力。
-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
[2019-06-10]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杜甫 -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
[2019-06-10]
-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 杜甫 - 东山气濛鸿,宫殿
[2019-06-10]
-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 孟浩然 - 府寮能枉驾,家酝复
[2019-06-10]
-
《登岳阳楼》 -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