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 王维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019-06-08 可可诗词网-经典唐诗解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中有画。(刘辰翁《王孟诗评》卷六)

【诗例】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解析】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引此诗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刘辰翁对此诗的评论,显然是受了苏东坡的影响。苏轼的这个审美判断,已得到后人的普遍认同。

王维曾说自己“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作为唐代杰出的画家,王维写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时必然会以画家的艺术眼光去观察客观世界,也必然会以画家的表现技法来展现山水景物,使所作之诗不但诗味深长,而且还有鲜明生动的画意。

说《山中》诗富有画意,“诗中有画”,首先是因为它没有空泛的议论,而是偏重于具体物象的描绘,如“荆溪”、“白石”、“红叶”、“山路”、“人衣”等。由于这些物象具有直观可感性,就能给人以画面的感觉。其次是因为它讲究设色。石头是白色的,树叶是红色的,而“山中”的主色调,则是翠色。白、红、翠,这三种色彩都较强烈、醒目,反差明显,组合在一道更易于诱发读者的丰富联想。正如西方美学家芬·坡林所说,诗是一种多度的语言,它在理解度之外,还有感官度、感情度、想象度等。由于王维对语言作了精心选择,就使得此诗的感官度和想象度得到了加强。王维是一个既工青绿山水,又擅水墨山水的画家,对色彩有着敏锐精微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在这首诗里,他主要是用画青绿山水的眼光去选择景物的色彩并巧妙搭配的。第三,是因为它在章法结构上与绘画的“经营位置”(又称“布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首句写的是近景:天寒水浅,荆溪已成涓涓细流,所以嶙峋白石露出了水面。这只有在近处才能见到。次句写的是中景,是诗人置身山间环视四周所见到的景象。红叶太远,则无法看到;红叶离身太近,又难以觉察其“稀”。总的看,这两句诗所描绘的乃是山中景致的某些局部。后两句展现的是“诗中画”的整体背景:一条山径逶迤而上,小道两侧的漫山遍野,长满了经冬不凋、苍翠欲滴的参天大树。由于浓重厚密的翠色向上下四周辐射,弥漫了山林里的整个空间,使人觉得行走于山路之上如同穿行在翠色的海洋里。至此,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不仅画面鲜亮,而且由近而远,层次感强;大、小景结合,空间安排十分合理。人所共知,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取景、布局讲究角度、点面、远近、虚实,而这首诗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的山水画暗合。

这样看来,说这首诗“诗中有画”,具有绘画美的特点,是恰如其分的。讲究绘画美,追求诗情与画意的和谐统一,本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特征。《诗经》里的一些篇章,如《君子于役》、《蒹葭》、《采薇》,对此已有所体现。唐代诗人的许多佳句,也都富有绘画之美,像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李白的“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送友人入蜀》),白居易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暮江吟》),等等。只不过,王维诗歌的绘画美表现得更为普遍、突出罢了。自宋代以来,中国古代诗论和画论都指出 “诗画同源”,诗是 “无形画”,“有声画”。王嗣奭在《杜臆》中称杜甫是“以画法为诗法”,方薰《山静居画论》赞杜甫曰:“此老使笔如画”。在我国现代诗人中,闻一多特别强调新诗要有“绘画的美”以及“音乐的美”,“建筑的美”。他的诗集《红烛》、《死水》便对此作了成功的尝试。

诗歌要做到“诗中有画”,必须在创作时注意选择形象性、可感性强的语言,以诱发审美主体通过接触语言能直接地激发联想和想象,形成心理的艺术表象,从而构成诗歌画面。这对于克服诗歌的概念化、说理化的倾向,提高诗歌的审美品位和艺术魅力具有不可轻忽的作用。